“文人论政”的大情怀

时间:2022-04-13 01:56:19

2011年岁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宋小卫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著文评点一年的学科进展,评述了当年的四部新著,包括赵月枝教授的《传播与社会》、喻国明教授的《微博力》、邱林川和陈韬文教授的《新媒体事件研究》及李彬教授的《清潭杂俎――新闻与社会的交响》。对《清潭杂俎》的点评是:该书从不同侧面讨论了新闻与社会的一系列命题,涉及理论、实践、研究、学习、读书、思考、文化修养、批判思维等。既含严肃思索,又兼文笔轻快,学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从而感悟别样的专业意味。

我细读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的这部新作,感触颇多。《清谭杂俎》于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问世,与第一版《新闻与社会的交响》相同,内容多为作者教书、读书、著书之余的“随意率性之作”,包括演说、序跋、书信、杂感、游记等,且以音乐为暗喻贯穿全书。与第一版不同的是,本书增加了颇为厚重的以清华为题的“十载道情”和以范敬宜先生为题的“骊歌声咽”两个新的章节,前者诉衷肠,后者念故人,拳拳之心,令人动容。同时,又丰富了其他相关内容。

本书乍一看“东鳞西爪,犹如音乐的无主题变奏”,然而看似不相关的几条细流最终自然而然地汇流――那就是作者对新闻、对社会、对人生的文人情怀。一草一木,皆成文章,随时记录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学堂上下、书里书外的轻灵小文,大江南北、山河内外的屐旅清音,无不令人感怀作者笔耕不辍的勤奋和坚持。“清华精神、桃李芬芳、如切如磋、教学相长和文化自觉”,在本书所涉及的以上话题中,一个传统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形容俊朗,言语清赏,援琴鸣弦,畅叙幽情,俨然儒者风范。尤其令我深深触动的是,作者零星的“私人叙事”中从不乏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体现在思想层面便是无处不在的文化政治意识。无处不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可谓包揽万象的“文人论政”之作。

新闻史学者方汉奇教授认为:“文人论政”自古有之,所谓“文人论政”,就是知识分子以匡扶时世为己任,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贯穿到言论当中,力图以言论来指引国家的走向,这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优良传统。傅国涌曾概括“文人论政”的五个特征:第一,公正,客观,理性,即“以其所见,是其是,非其非”。第二,论政而不从政,公开批评而不介入权力之争。第三,富有责任感,勇于负责。第四,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第五,笔锋常带感情,这也是“文人论政”不可忽略的一个特点。窃以为,李彬教授的《清谭杂俎》一书也体现了这一令人心向往之的传统。

公 正

如同作者在《清华五题》一文中写道,“这些思想变奏与精神交响类似赵汀阳的‘无立场方法论’”。如水一般,在不同的(具体)问题为不同的立场辩护。“学问有大小,思想无高低”,这是作者教书育人时常言的一句话,正是这种开阔的胸襟,使其面对不同看法和问题时总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也正因此,无论是痛心疾首于当下30年的“文化沙漠化”,抑或是喜形于色于某些好书的精彩,作者总能直抒胸臆、无所忌讳。

责 任

无立场方法论,决不意味着墙头芦苇。恰恰相反,强烈的责任感、家国情怀是本书一以贯之的隐性线索。在“演说奏鸣”一章中,作者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总结如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素质,坚实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实践意识,以及放眼国际化的世界情怀。这样的培养理念也是一个文人家国情怀的释放。作者自称:“援琴鸣弦发清商的背后,往往涉及关系重大的文化政治,借用舒曼称道肖邦的名言,可谓‘隐藏在花丛里的大炮’吧。”一个传统文人的文字背后,悄然回荡着“大炮”的激情,这是一种怎样的政治责任感!

感 情

品读本书,一不小心就被作者流露的感情击中。尤其是追忆范敬宜先生的“骊歌声咽”部分,我试着想象作者对前辈的感情,咀嚼范先生这本耐人寻味的“大书”。原来,这种“骊歌一曲意难分”的悲恸,不仅是将军一去,不仅是知交零落,更是满怀炽热的家国情怀的一代人的哀痛,这种哀痛关乎大问题、大文化、大政治、大情怀。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苦逼的网编停不下来吗 下一篇:微博:影响舆论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