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野民间理财冶布设的陷阱

时间:2022-04-13 12:56:30

提防野民间理财冶布设的陷阱

案例一:“借进来贷出去”赚取利息差

2014年7月4日,山东省惠民县公安局接到报案,从2000年6月开始,犯罪嫌疑人马某就以“给高利息”的名义,骗取本村村民的未到期存单,再拿着存单到附近信用社办理质押贷款,并转借给某公司的刘某使用,自己从中赚取利息差价。刘某所欠的100多万元借款没有按期归还,致使马某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为此,马某又以“银行用”、“亲戚办厂用”等名义,骗取本村村民信任,多次向村民大量借款,并许诺到期给付高利息,将骗来的钱款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为继续掩盖真相,马某不断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向村民借款,向前来催要借款的村民支付本金和高额利息,直至无力偿债而出逃。此案涉案金额130多万元,有80多户村民上当受骗。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

[民警支招]究竟如何识别非法集资活动?首先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金融主管部门的许可;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尤其是要警惕以下几类集资公司:以高息分红为诱饵的公司,夸大实力的公司,熟人热心推销并自称有官方背景的公司。一定要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投资第一要义是保住本金,不要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要尽量选择专业银行或者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同时,要量力而行,不要用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资金用于投资。投资前,要跟银行或者投资公司签署相应证明或者协议,对相应的资金协议进行详细研究,关注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协议是否能保本。每隔一段时间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状况,并进行后续跟进。

案例二:以农产品合作社的名义吸收公众存款

2010年9月的一天,惠民县桑落墅镇的刘老汉听邻居说,把钱存进哨马张村董某经营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比存银行划算。刘老汉知道后,东挪西借凑了5万元,欢欢喜喜地把钱“托付”给这家合作社。初次拿到800元利息,刘老汉很开心。谁知好景不长,后来,刘老汉不仅分文利息未见,就连他的本金也打了水漂。原来,2009年12月,董某在镇上租了两间门面房,办起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表面上为群众提供农产品种植技术咨询、产品收购和销售服务,暗地里却通过发放资料、纪念品和口口相传的形式对外宣传,向周边群众吸收存款。在以后的3年时间里,犯罪嫌疑人董某先后非法吸收百余名储户的存款1000余万元。据惠民县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这个农产品合作社除了许以8%的年息,最具迷惑性的是其开具的“存单”与银行使用的正规存单非常相似。

[民警支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时有发生,一个直接原因是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投资知识欠缺,不能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加之“求富心切”,一见到高利率的诱惑就容易产生盲目的投机行为。在此,提醒广大群众擦亮眼睛,主动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和金融常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端正心态,理性思考和分析。应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案例三:假借种子开发项目名义进行集资

2014年初,惠民县公安局陆续接到群众报案,称辛店镇辖区某种业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经查,2011年至2013年间,该种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梅某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在多个村庄进行公开宣传,假借项目开发建设等名义进行集资活动,并向集资参与人承诺:按照集资款的30%给投资者提成,而且保证利息先行支付。惠民县公安局依法对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进行立案侦查,并将嫌疑人梅某上网追逃。目前梅某已被抓获,经审查,犯罪嫌疑人梅某对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供认不讳。

[民警支招]一是要加大金融安全教育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表现形式、惯用方法,教育群众不被花言巧语迷惑,提高识别、防范犯罪的能力。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有效形式,揭露此类犯罪骗局,教育广大群众增强金融交易的风险意识和自防意识。二是要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发挥公安、工商、税务以及各行业管理部门的优势和职能作用,及早发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加大打击力度,积极探索侦破此类犯罪案件的方式和方法,及时落实查控措施,力求快侦快破,防止犯罪分子转移资金或潜逃,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上一篇:大学组织文化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下一篇:茄子早熟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