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品上市刷新价格体系

时间:2022-04-13 12:40:54

借新品上市刷新价格体系

山东明湖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一直以食品饮料为主,有一支相当于中型企业的销售队伍,但果汁饮料的销售额在7000万元/年左右徘徊很长时间了。市场费用、销售费用高于同类企业,并有进一步攀升之势。更糟糕的是,产品陷入了低价低量的销售泥潭,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渠道成员尤其是零售商怨声载道。

近期,公司开发出新品乌梅汁饮料,决定以新品上市为契机,扭转市场颓势。

现有的价格体系

参照主要竞品,明湖现有的价格体系如下(见表1):

与竞品相比,明湖的产品和渠道有如下特点:

一、产品价格缺乏弹性

厂家原主力产品价格为2.2元,远低于市场同品质产品3元的平均价格。低价并没有形成竞争优势,带来更大的销量,反而使产品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几乎丧失价格浮动的合理空间,相当被动。

二、产品利润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由于品牌影响力较弱,整个渠道各环节的利润率都非常低,经销商、二批、零售商利润率平均为5%、2%、8%,明显低于当地5%、6%、25%的平均水平,而主要竞品的二批和零售商利润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5%~17%和25%~45%,主力产品PET包装尤其是30%以上高浓度高品质产品只有5%、1.5%、6.5%的赢利水平,已经严重偏离市场常态。主力产品竞争力弱,还谈什么销量提升?

三、终端利润偏低打击销售热情

渠道层级利润配比违反“越靠近消费者的渠道环节,利润率应该越高”的一般规律,厂家偏重经销商的利润(5%),二批居然最低(2%)。厂家认定:经销商一旦订货,必然在利润驱使下,主动去做二批和终端的工作,二批只需倒手给终端赚差价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经销商虽然主动拿了货,却被动销售,等着厂家的好政策或差额补偿。而终端利润空间远低于竞品(只有8%),谁会主动卖你的啊!

四、销售队伍无法弥补渠道不足

由于以上种种劣势,产品竞争力大打折扣,销售队伍虽大,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终端不主推、全靠消费者自主选择的自然销售状态,销量突破无从谈起。

要改变颓势,首先要重新梳理现有渠道结构,等同考虑价格体系、渠道利润分配和渠道成员管理,在渠道管理的框架下,趁着新产品上市的定价时机,对现有价格体系施行大手术。具体说来,就是先提零售价,再向终端倾斜利润。

重塑价格体系

一、明确作价原则

竞品价格比附:不同细分产品及规格,根据定位不同,参考不同竞品重新制定价格,扭转在市场上业已形成的低端印象;

利润空间弹性可控:增加渠道各环节的利润,尤其是终端利润。新品上市初期,渠道利润尽可能高于一般对手,为下一步的促销战留下降价纵深带;

平滑过渡:新旧产品交替期间,新品价格高开低走。“高开”是给系列促销活动腾出空间,“低走”则要稳步对接新老产品价格,逐步淘汰低价微利的老品。

二、细化定价要素

设计新价格体系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品种种类、细分消费人群、包装形态、浓度大小、规格大小等多维因素,并参考主要竞品同类产品的形态和市场使命,以及不同产品种类的竞争程度。

1.比照主流竞品单位价格,考虑与原有定价平滑过渡,初步制定毫升单价。这个毫升单价要经过以下系数的校正;

2.根据果品稀缺程度制定“果汁种类系数”;根据消费渠道人群细分的原则,制定“渠道形态系数”;根据包装档次制定“包装形态系数”;根据“容量越大毫升单价越低、浓度越大价格越高”的原则,制定“容量系数”和“浓度系数”;

3.以上系数乘以上面的毫升单价,得出系列产品的具体价格表;

4.参考产品使命、季节性因素、奖励促销政策、返利、结算方式等,微调价格表,制定出最终产品价格。

三、零售价具体推算过程

1.首先要初步确定毫升单价。

选定最具代表性的A、B、C、D四个竞争品牌,考察最为普遍的PET装(“包装形态系数”为1),和最为普遍的容量500ml(“容量系数”为1),得出上述竞品不同浓度的毫升单价(见表2),可以看出,它们基本上在0.005元/ml和0.008元/ml之间。

根据行业经验,明湖把毫升单价定为(以乌梅汁为例):

果汁含量30%单位毫升价格=0.006元/ml;

果汁含量60%单位毫升价格二0.007元/ml。

2.参照竞品,根据不同单品的市场稀缺程度,稀有的、差异性强的、功效强的、竞品弱的果种,其相同单位、相同浓度、相同包装的定价系数就高。

如:橙汁价格系数为1.0,苹果汁、葡萄汁、桃汁、梨汁界定为1.0~1.2,山楂汁、猕猴桃汁、西瓜汁、菠萝汁界定为1.2~1.4,柠檬汁、乌梅汁、芒果汁、枇杷计界定为1.5~2.0;

3.就细分渠道系数而言,礼品、特通渠道>家庭装、儿童装、老年装、即饮市场青年装; 4.包装形态上,PET装针对青年消费者,是果汁饮品的主力包装,可作为基础参照,铁罐礼品装(高档品)>PET装>玻璃瓶装(低档品);

5.产品规格、浓度:以畅销规格500ml(设规格系数为1)为基础,规格越大,单位毫升价格越小;浓度越高,单位毫升价格越大;规格每增大一倍,单位毫升价格就要稀释为原来的0.8倍;每缩小一倍,单位毫升价格就要扩大为原来的1.2倍;浓度每提高10%,单位毫升价格就要扩大为原来的1.1~1.3倍;较稀有小果种,产品功效突出,浓度高,差异性明显,竞争优势很大,应当高举高打;果蔬汁、桃汁、梨汁、葡萄汁等常规产品可以按照果汁浓度、包装形态、市场使命分别定位,如图所示。

竞品C、D整体价格定位较高,竞品B其次,竞品A是大众化的定位。考虑到明湖常规单品的定位,以PET包装为例,30%果汁含量的单位毫升价格要高于10%的晶牌C、D及30%的品牌A、B;而60%本品果汁的单位毫升价格则要高于30%的B品牌混合果蔬汁,低于100%的品牌C,普通大众产品则继续游走低端。

以新品为例,根据价格比附原则,明湖500ml乌梅汁PET30%和350ml青年即饮装新产品的市场使命,就是切入中高端市场,价格在2.5元~3.0元,抢占A品牌、B品牌30%普通系列以及D品牌30%的市场份额;而乌梅汁PET60%的礼品装就要冲击高端,抢占B品牌30%混合、C品牌100%的市场份额。

由于在某一价格细分区间内,不同品牌的不同果汁构成直接竞争,同种饮料不同规格的价格就有了计算参照,明湖清晰的终端零售价体系就呼之欲出了(见表6)。

重新分配渠道利润

终端提了价,就为重设渠道层级利润率腾出了空间。由于越靠近消费者,利润空间应该越高,明湖只是微调了经销商、二批的利润率,平均增加1~2个点左右,重点加大终端的利润空间,由原来的7%~8%普遍调整为15%~30%(低价老产品放低),靠近竞品,保证在终端的销售积极性不吃亏。

实际执行中,经销商和二批对价格反响相对平淡,因为调价后他们的利润空间只是略微上升,拿货价也没有多大的起伏;意见最大的就是零售商,业务员反映这个价位更难卖厂,甚至达到了某著名品牌的价格水平,部分超市已经开始找业务员理论了。

不过这一切都在厂家预料之内。终端再怎么有意见,毕竟明湖有一定市场地位,零供双方的合作还要继续,只是某些低端产品和某些常规产品的销售出现了较大波动。明湖对此早有准备,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组合拳:产品包装升级、加大终端促销力度、规范业务员/导购员的服务……

旺季来临,提货量不断增加,市场已经逐渐接受了新的价格体系。借功新品上市,刷新原有价格体系,使一家摆脱了“更年期综合征”,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小家电走马工业品渠道 下一篇:低档白酒如何在县乡维持高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