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时间:2022-04-13 11:39:20

浅析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唯有精心设计情境,大胆启发想象,认真组织评议,才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阅读教学才能达到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境界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47-01

一、情境创设,激感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架好一个情感的阶梯,使他们顺利地进入预定的角色,进行情感体验。如《老人与海鸥》一文的教学,为了引导学生体验海鸥对老人的那种“不舍”情感,我播放了一段关于海鸥围着老人相片上下翻飞的图像,伴着伤感的音乐,辅以略带悲伤的激情语言,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海鸥对老人的依恋之情中。这样,既使学生体验了海鸥对老人的“不舍”的那种真挚情感,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学生领悟了文章“情以物迁”的特色。

二、情之以“动”,情感交融

人们常说“以情激情”、“以情动情”的“让情感进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利用情感的渲染性,拉近时空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情感交融。在教学中,要想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需要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这种情感来自于教师对语文的挚爱和对学生的真爱。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先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学生才会主动与教师交融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信人者,人恒信之”。

《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就曾出现一段感人至深的师生对白,大家说着说着,竟动情地哭了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是海鸥,老师就是老人,人鸟相依,似父子深情,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三、大胆想象,放飞情感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儿歌、童谣等,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随文补白,也是一种艺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作者在作品中往往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挖掘文中的艺术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根据作品中透出的内在逻辑,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再现生活原貌,启迪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无限的想象。

四、角色演绎,体验情感

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在学生初步熟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课文,角色互换,体验角色性格特点,使学生的情感真正投入课文的语言环境中,与课文的角色融为一体,并进一步感悟课文,深层次地揣摩语言、品味语言、创设语言,从而锻炼语言能力。对童话类、记人类、叙事类的文本的教学,可以先发动学生做头饰,自己喜欢哪个角色就做哪个角色的头饰。学生做头饰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初步感知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把头饰戴起来进行分角色表演,细心品读课文内容,情感就在这“一举手,一投足,一语言,一表情”中得到充分体现。

五、情感评议,抒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对朗读进行评议,知道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好,哪些地方读得好,在各抒己见的氛围里逐步披文以入境,披文以入情,明白怎么读好,并进行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教师应教会学生评议的方法、评议的具体要求,即引发学生从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方面进行评议。在读读、评评、议议的情境中,学生专心聆听,认真思考、判断和表达,逐步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以及情感的抒发。

朗读《唯一的听众》时,学生要么读得很响亮,要么读得很平淡,要么读得很快,总是领悟不到老人的情感。这时,教师表示也想来读读这句话,然后配以适当的表情,读得有声有色。“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纷纷谈自己的所听所感:有的说我仿佛看见老人微笑着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作者;有的说仿佛看到老人正微笑着鼓励作者呢;有的说我听出来了,这话里边有老人的关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老人赞许的微笑,听到肯定的话语……这些评议清新活泼,让学生置身于听琴的情境之中,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激情与参与意识,都情不自禁地模仿老师读起来,这次可就就绘声绘色了。这样,学生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体会感悟,抒发了情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情境,大胆启发想象,角色精妙演绎,认真组织评议,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情感体验,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阅读教学才能达到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国华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

[2]张文质,窦桂梅著.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当下社会孝德的缺失及其修复建议 下一篇:谈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去个体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