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训练”的教学技巧

时间:2022-04-13 10:25:52

初中语文“基础训练”的教学技巧

语文“基础训练”是与教材相配套的综合练习,训练内容与课文内容既有一定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复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寻找规律,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

综合性和系统性。“基础训练”从知识本身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实践语文“对各方面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限于课文”的“双基”内容。如七年级《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中,训练问题主要有:①本文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宇宙的哪些特点?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②课文在介绍宇宙有些什么时,先从 写起,进而说到 ,这样由 及 、由 及 地说明。八年级的课文中则要求学生会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了难度。如①此处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②你观察过身边的某种电器的结构吗?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请以“ 的工作原理”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九年级则有更高的要求,如《环球城市,风行绿墙》一课除上述训练内容外,又要求将说明和描写能融合在一起,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三个年级的训练题目就体现出了很明显的层阶性。

关联性和独立性。“基础训练”与课文的紧密联系表现在训练材料大都来源于课本。如《紫藤萝瀑布》一文配的材料是《昙花》,二者均是状物抒情的文章,主题都是对生命的思考与赞颂;《我的叔叔于勒》拓展训练材料为《银行里的男孩》,主题之间有对比作用,一是金钱至上的人情冷漠,一是陌生人之间的热切关怀。“基础训练”的独立性表现在训练内容按照字、词、句、语法、修辞、段落、篇这样的语言知识体系安排,具体材料具体训练,根据提高读写能力的要求安排新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源于课文而又高于课文。

全面性和灵活性。“基础训练”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训练材料分为两类。一类以巩固知识为目的,即通过丰富具体的材料,对课文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训练;另一类则以运用为目的,即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如《纪念白求恩》一课,训练内容有:文段论述的中心是什么?论据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以巩固知识技能为目的的训练。又有:用文中的内容作为论据,写一个赞扬白求恩同志精神的议论片段,这是通过实践运用提升技能的拓展训练。知识训练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技能形成是知识训练的深化,二者相当于学习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基础训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明确训练目的。教师要把握课标要求,充分钻研教材,明确“基础训练”各项练习的目标,课堂上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恰当地指导学生练习,准确无误地达到训练要求。

突出训练主体。“基础训练”要以学生练习为主,绝不能出现教师讲、学生写的“训练”。要让全体学生得到训练,而不是少数学生参与。教师要注意适当进行辅导。

注意训练梯度。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适时引导学生揭示规律。如字的结构(形声字)、词的构成(合成词)、段的结构分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反复地分析和比较,进行概括,发现一般规律,进而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通过实践印证、深化、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训练宽度。“基础训练”的各项内容互有联系,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前后照应,有意识地将训练内容阶段性地系统化。如在训练词语时,要注意字的音、形、义训练,注意词的构成训练,还要注意短语训练。

提高训练效率。训练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强实际运用练习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应用练习,切实提高训练效率。

三、“基础训练”课堂教学的设计

以“基础训练”的字、词、句训练为例,一般可按下列程序进行训练:

提示要求,各自练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本项训练的目标要求及做题方法,让学生独立练习,进而同桌或小组研究。

汇报交流,对比分析。在学生完成一项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训练的特点,悟出规律,总结学习方法。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的训练中,当学生悟出规律后,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进行一些运用练习,以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如对于“风雨如晦、谆谆教诲、后悔”三个词中的形近字“晦、诲、悔”,就应该注意从语素的含义理解方面来辨析,进而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与方法,达到深刻认识的目的。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的确,人们所有的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正确处理“基础训练”可以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进而能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

(责 编 莫 荻)

上一篇:暗夜大街中的黎明 下一篇:一只虫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