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3 10:04:36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及信息行为的变化,探讨了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提出高校图书馆只有紧跟潮流,不断创新,才能化危机为契机,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服务模式

1.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概念及特点

1.1 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

2001年2月,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数字图书馆研究小组(PITAC/DL)向布什总统提交了名为“数字图书馆:普遍访问人类知识”的报告[1],提出:“任何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利用任何与因特网相联结的数字设备来检索所有人类知识”。这一报告为“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讨会,标志数字图书馆研究走向“后数字图书馆”研究,其目标是创建泛在知识环境。它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人人参与的信息共享环境。

“泛在知识环境”首次出现在国内图书馆学刊物《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5期[2],也称“普遍存在的知识环境”。2005年第6期《“泛在知识环境”——“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的发表,标志我国学者研究“泛在知识环境”的序幕正式拉开。

1.2 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s,简称UKEs)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3]。

1.3 泛在知识环境的特点

1.3.1 网络泛在化

泛在知识环境下,计算机普遍存在,网络遍及各个角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1.3.2 即时性

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终端设备都可获自己所需的信息。

1.3.3 交互性

泛在知识环境下,所有人都可以参与信息共享,用户之间,用户与馆员、教师、专家之间都可以随时进行信息交流、互动。

2.泛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2.1 搜索引擎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

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76.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2亿人,半年内增长3912万人,增幅达13.9%[4]。OCLC于2005年底的《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理解:给OCLC成员的报告》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5],报告显示用户开始信息搜索所选择的信息源依次为搜索引擎(84%)、E-mail(6%)、某一主题网站(2%)、E-mail订阅信息(2%)、网络新闻(2%)、IM(1%)、网络书店(1%)、网络数据库(1%)和图书馆网站(1%)。可见,用户对搜索引擎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图书馆,大多数用户没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信息资源,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图书馆拥有这些资源。

2.2 个性化

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对信息服务的要求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他们有自己明确的信息需求,需要图书馆提供经过加工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需要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来满足,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和用户建立一种互动的信息服务机制。

2.3 及时性

随着网络信息组织、传递、交流方式的变革,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速,信息的时效性日益增强。用户希望第一时间获取所需文献,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只有不断获取信息、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他们需要最新的一切知识信息,需要能得到图书馆随时随地的服务。

2.4 多样化

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比以往要求更高,他们需要一种动态的,无缝化的信息传递方式。用户在使用图书馆共享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图书馆提供全方位、可视化、多格式的信息资源服务。因此,图书馆提供的信息知识服务应该是随时随地,可以渗透到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

3.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

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链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正在被削弱。传统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是固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是局限的,服务空间和服务场所是明确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机制是常规的[6]。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仍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而非用户及需求。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通过对传统图书馆及一切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网络、通信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构建一个泛在智能、立体覆盖、没有限制、资源共享、高度协同的超大规模的知识存取中心,为用户提供一种无障碍、到身边、到桌面、即时的服务。无缝地为信息提供者和用户创建一个无所不在的、共同的知识环境[7]。见图1。

2006年底Li Lili提出“泛在图书馆”的特征[8]:①全天候。泛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是全天候的,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②基于网络。泛在图书馆是以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服务方式。③多格式。泛在图书馆可以动态地、无缝地为用户提供各种格式的信息。④开放性。任何人都有平等使用图书馆免费资源的权利。⑤多语种。泛在图书馆提供不同语种的信息资源。⑥全球化。泛在图书馆是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机构,保障全球用户无偿享受信息服务。

4.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用户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的推动力,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纵深化发展则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有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特点才能化危机为契机。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了解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创新服务体系构建的依据。

4.1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必然需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用户为本,关注用户需求,倾听用户意见,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深层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4.2 多元化服务模式

多元化服务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多元化,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动态的、无缝的、多种载体的信息资源;多语种,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语言支持,用户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图书馆查找信息;服务模式多元化,根据读者需求,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开展新的服务项目,为传统的服务方式赋予新的内涵。

4.3 嵌入式馆员模式

嵌入式馆员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嵌入式服务,是泛在时代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必然选择,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使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展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4 开放存取模式

开放存取运动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推动科研成果利用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手段,任何人都可及时的、免费的、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资源的全文信息[9]。其宗旨在于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科学研究成果的广泛共享。开放存取迎合了网络时代信息交流的特点,开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交流模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中介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开放存取运动中,收集机构的学术信息,建立机构库,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实现开放存取,促进教育和科研的发展,为广大师生提供真正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和共享服务。

4.5 实时参考咨询模式

实时参考咨询,是基于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利用数据库技术作为后台支撑,实现实时交互的智能化服务,是一种在虚拟环境中咨询专家直接“面对”用户回答提问的即时服务形式[10]。实时参考咨询有网络聊天室、即时信息传递、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寻呼中心等几种形式。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知识获取途径。通过泛在计算设备实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检索能力、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状况及需要解答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并建立机制予以保障,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咨询需求,让咨询服务无处不在、泛在化、智能化。

5.结语

泛在知识环境以“无所不在”性、透明性、智能性等特点,无缝地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个性化的知识和服务。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要适应形势发展,通过深化和拓展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化危机为契机,开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Digital Library Panel 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PITAC).Panel on Digital Libraries,Report to the President Digital Libraries:Universal Access t o Human Knowledge[R].February 2001.

[2]张维军,李亚坤.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9):36.

[3]Atkins,Daniel E.Revolutioniz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Cyberinfrastructure:Repor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Blue Ribbon Advisory Panel on Cyberinfrastructure,Jan 2003.http:///nsf-ci-report,2007-05-25.

[4]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http://.cn/html/Dir/2010/07/15/5921.htm.2011-05.26

[5]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A Report to the OCLC.

[6]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8(4):62-63.

[7]吴燕.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位论文,2006(6):23-24.

[8]Li Lili Building the ubiquitous library in the 21th century.[2007-01-07].http:///IV/ifla72/paers/140-Lien.pdf.

[9]邱均平,陈颖.基于外部用户的高校网站易用性测度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11):1606-1610.

[10]娄长春,杨慧,马丽娟.基于泛在信息社会/环境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J].现代情报,2010(5):190.

项目基金:本文系陕西省图书馆项目“基于开放存取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红英(1977—),女,馆员,现供职于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上一篇:浅析信息化经济与工业化经济 下一篇:挤密桩在延吴高速湿陷性地基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