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

时间:2022-04-13 05:14:23

试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

[摘要]本文在分析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着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和改革方向。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

(一)信息披露不完整。具体表现在:

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而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

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

3.由于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二)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易和事项,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三)报表严重滞后。完整的会计信息一般是按年度披露。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二)表内优先原则。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三)满足需求原则。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

(四)有效披露原则。有效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由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

(五)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涌动性的市场、提高的企业声誉等。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三、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方向

(一)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

(二)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单层报告模式。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该着眼于用户。为他们提供在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风险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对于非核心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会计信息。

(三)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包括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发达国家,表外信息的长度已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长度。表外信息构成财务报告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又称Jenkins报告)为例,福克思公司的表外信息多达16个,其篇幅约占20页,而报表本身则只有4页,从中可以意识到表外信息的地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表外信息的内涵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基层单位及财会人员也不熟悉它的意义和披露方法。我国已经加入WTO,要求会计改革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表外信息的作用,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逐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鼓励企业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预测报告、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差别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

(四)变革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事项法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方式将被在网上信息取代,使用者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地获取并处理有关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将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企业ERP系统的建立、完善及其与Internet的成功合理的对接。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报告改革的关键。

上一篇:新《公司法》对公积金会计核算的影响 下一篇:编制现金流量表应注意的几个实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