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时间:2022-04-13 03:17:55

[摘要]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可使用。

[关键词] 头孢匹胺钠;奥硝唑;配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094-02

奥硝唑系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一种疗效更高、疗程更短、耐受性更好、体内分布更广的抗厌氧菌及原虫感染药物[1]。临床上多用于厌氧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且与头孢匹胺钠联用十分普遍。目前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研究较少。本实验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匹胺钠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6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包括486紫外检测器、7725i进样阀、10 μl进样定量环);pHS-3C酸度计(上海伟业仪器厂);Sr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innpipette微量移液器(芬兰雷勃集团)。

1.2 试药

头孢匹胺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94.1%,批号427-9301);奥硝唑对照品(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含量99.9%);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g,批号T040503);0.2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l,批号200405111)。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Nova-pak C18(150 mm×3.9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流速:0.6 ml/min;柱温:室温。

2.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准确称取头孢匹胺钠对照品、奥硝唑对照品(105℃下干燥至恒重)各5 mg,分别置于50 ml容量瓶中,以注射用水溶解后再以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浓度为10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参照文献[2]分别测定头孢匹胺钠对照品溶液、奥硝唑对照品溶液及两者混合液的吸收波长。结果表明,三者分别在261、311、240 nm波长处有很好的吸收,故混合液选择240 nm为测定波长。另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空白溶液,将上述3种溶液分别于240 nm波长处进样10 μl,记录色谱行为。在此条件下,头孢匹胺钠、奥硝唑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67、5.38 min。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聚乙烯试管12支,分为2组,分别加入“2.2”项下头孢匹胺钠和奥硝唑对照品溶液适量,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10、20、40、80、120、160 μg/ml的系列溶液。再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空白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各进样10 μl进行测定。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得回归方程C头=73 621A+13 026(r=0.999 3 )、C奥=57 024A+12 167(r= 0.998 8 )。结果表明,头孢匹胺钠和奥硝唑均在10~1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配伍稳定性试验

取注射用头孢匹胺钠2 g,以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到100 ml 0.2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时取此配伍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1∶150的比例稀释后,取稀释液按“2.3”项下方法进行测定,将不同时间测得的峰面积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的含量,并以两药混合后0 h测得量作为标示量的100%,室温放置0.5、1.0、2.0、4.0、6.0、8.0 h后测得的峰面积与之相比得出其他时间两药的含量。同时测定配伍液的pH值,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等变化,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本文考察了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按临床使用习惯配伍后的外观及pH 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室温(25℃)下,8 h内配伍液无色澄明,未见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值也比较稳定,说明两药配伍后无理化变化。经测定,配伍液在8 h内头孢匹胺钠浓度最低为98.3%、奥硝唑为97.1%,两药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规定[3]。同时,配伍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时未见有新的峰出现,说明两药配伍后溶液中没有新物质或降解物质产生。实验结果表明,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稳定,在上述条件下可配伍使用。因实验条件的限制,本文仅从理化性质角度对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其药理及生化方面配伍因素的考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怀平, 王美纳. 奥硝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 2003, 14(1):50-52.

[2]叶冬梅,庞宇,林红坚,等. 高效液相法测定母乳中奥硝唑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药房,2003,14(11):35-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附录41,59-61.

(收稿日期:2007-07-0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及... 下一篇: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其他6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