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以信念\精神\战胜自我的就业观

时间:2022-04-13 01:43:54

给学生以信念\精神\战胜自我的就业观

摘要:本文从就业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薄弱心态――借口,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就业教育工作中,抓住学生的薄弱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精神、战胜自我的就业观,使学生懂得克服“借口”,学会克服“借口”,不断走向成功。

关键词:就业观 信念 精神 战胜自我

当学生离开校园迈向社会时,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怀着一个美好的理想,给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可是当这些毕业生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往往会失去自我,发现自己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于是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抱怨、借口。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善于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托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之一,也是学生就业观念的最大弱点。借口可能暂时让学生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灵慰藉,实际上这是一种消极的就业心态,这种消极心态一定会剥夺成功的机会。

对学生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胜利就是目标。从我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体会到:就业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以自信、战胜自我的精神,学生就会在就业过程中为了目标奋勇向前、锲而不舍,不抱怨、不畏惧、不退缩,从而走向成功。下面是我在就业教育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树立必胜的信念,拒绝任何借口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自己心里树立一个必胜的信念,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不抛弃,也不放弃,最终赢得胜利。纵观古今中外的许多成功人士,他们获得成功,都和自己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有关。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等成千上万的新产品,他就是一个拒绝借口的人。即便他的实验室毁于大火时,他也没有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轻言放弃,类似成功事例枚不胜举,我们看爱迪生做事的五个要素就是我们现今就业教育的一个很好案例。

1.清楚判断能力。

2.全神贯注,调动一切资源去达到这个目标的能力。

3.不怕挫折、不断寻找成功方法的能力。

4.明知别人可能用类似的方法尝试中失败了,还要坚定下去的能力。

5.深信肯定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达到这个方法的能力。

对于屡遭失败的学生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拒绝借口、克服气馁。尽管人人都会失败,因为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人人都会失败。所谓失败,包括未能达到目标,或任务没有完成,这些都是外在的。相反,气馁是一种内心的态度,这是可以控制的,它是内在的。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养成毫不畏惧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把握一分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决心。

二、拒绝借口,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的精神

毋庸置疑,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当你进行新的尝试时,你都可能会犯错误,挫折就会接踵而至。这正是我们就业教育的必要。面对挫折,给学生树立的首先是不能有消极思想,不要等待,而坐失机会。其次给学生以勇敢地接受挑战,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给学生的信念就是任何挫折都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借口,面对挫折,要敢于亮剑,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坚信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就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使学生认识到:挫折不是来阻挡我们的,而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给我们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们每一次的成功都需要克服挫折。挫折会告诉我们,是资讯不够,能力不够,还是努力不够。因此,需要挖掘,需要学习,需要努力。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拒绝借口,克服挫折的过程。

三、拒绝借口,战胜自我

向借口开刀是决定你能否胜出一般人的标志。自己拯救自己可以确保自我致胜,否则就会失去战胜自我的能力,而摔入一大堆借口之中去。这是就业教育的又一个切入点,我们的学生常常会发现受自己能力的局限,某些事情总是做不好,这样常会钻进牛角尖儿而不能自拔,找不到出路,萌生“无能为力”的念头。这时就需要凸显就业教育的作用,给学生以自信的信念,让学生树立起“总会有办法可以办到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见的也正是自己一直所期望见的事物,这样就能顺利克服失败的打击,把失败转为成功。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曾说过:“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这是激励学生树立信心的最好格言,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因为工作没有借口,成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四、不让借口把你的时间偷走

当学生树立了必胜的信念,完善自我,向着成功的彼岸迈进的时侯,学生可能因为发现自己的时间不是那么充裕,“时间不够用”的借口往往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所以在就业教育中从注意细节开始,引导学生利用好小段时间,让大段时间产生它更大的效率。充分利用时间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生活有条理,不把时间用在找东西上;克服懒散的毛病,不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养成尽早开始的好习惯;集中注意力,使自己在工作中不受外界干扰,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平时看来不大的事,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却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有这样一个规定,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时,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不知道。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规定,就是让新生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守,秉持这种理念,才有可能激发起一个人无比的毅力,产生最大的效果。当学生走入社会,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中,在不同行业的企业或岗位,都要有敢于承担一切重任的决心和勇气,全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的办法,这才是学生最有效的就业信念。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旅游英语对话教学 下一篇: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