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课文中的模糊语言

时间:2022-04-12 07:02:53

解读语文课文中的模糊语言

【关键词】 语文课文 模糊语言 解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63-02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查德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模糊集”理论。在查德“模糊集”理论启发下,语言学界普遍认识到:对语言来讲,模糊性可谓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它不可分离地存在于自然语言之中。于是,将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语文课本中的模糊语言。我认为语文课文中模糊语言的主要构成方式有模糊语音、模糊语义、模糊语法三种。模糊语义主要可以分为模糊词语和模糊句义两种,现在就这两点谈谈我的个人体会。

一、模糊词语的运用

模糊词语运用的方式很多,我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模糊修饰语

先看鲁迅《社戏》里的一段描写: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渔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这段景物描写,以一连串的“仿佛、似乎、料想、也许、大概”等估量副词组成的模糊修饰语,不但以模糊的意象点染了令人遐想的月夜景色的朦胧之美,而且准确生动地描写了孩子们因急于去看社戏而不断地揣测、猜想、期盼的心情。

模糊修饰语是将一些表意模糊的词语,置于定语、状语之类的位置,使其中心语所指不确定。它运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与各自的中心语相互配合,构成言语含义的无定量、无定界或无定指,其目的和作用,或是可以使语言表达严谨周全,或是出于对具有模糊性的客观事物描绘的需要,或是为了表现某种意境,或是为了表示某种特定的感情。

2.模糊插入语

插入语是指独立于句子成分之外,不跟别的句子成分发生关系的特殊的词语。如果所插入的是所指不确定的模糊词语,就是我们所说的模糊插入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模糊插入语往往能够给语言表达带来影响,使句子产生某些变异,收到某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小学语文课文《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几句人物语言:

我看,到上海去做工也不坏。我们村里的小王,不是吗?在上海什么厂里做工,听说一个月工钱有十五块,照今天的价钱,就是三担米呢!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上海打工的农民,一个月真有三担米钱的收入吗?作者有意采用模糊的说法,尤其是模糊插入语“听说”的运用,使这样的说法显得不那么可信。但是,即使是“听说”,农民们由于米价过低,为生活所迫,也还是愿意试一试。这就真切地反映了旧社会农民在绝望中找出路的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他们深切的同情。

3.模糊指称语

从语言的本质角度说,几乎所有的指称语所指称的对象是模糊的,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其语义所指却总是明确的。在语言交际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说写者或者通过指称词与指称对象不相应的方式,或者有意使用语义不明确的指称词,从而使指称对象模糊起来。这种模糊言语现象在课文中也时有出见。《雷雨》中,周朴园和侍萍三十年后意外相逢,面对悲愤流泪的侍萍,他说了这样几句话: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可以不必哭哭啼啼。

明明是要对方不要哭哭啼啼,以免对他造成不好影响,但他不用“你”,而是有意用“我们”,表面上看是缩短了双方的距离,实质上是想借此稳住侍萍,尽快将此事悄悄了结。模糊指称语的使用,活画出周朴园虚伪、狡诈的嘴脸。

4.词语的超常搭配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有意将本来互不相干的、甚至是相悖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使它们各自的语义或作用力彼此抗衡、相互抵消,从而造成语义的模糊,这种超出常规的搭配,往往能够起到出色的表达效果。词语超常搭配的形式很多,我们重点介绍两种。

一是矛盾词语的超常搭配。看似矛盾、模糊的语言形式,却精确地表现了复杂、深刻的主题,这是鲁迅作品语言的魅力所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鲁迅小说《孔乙己》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就是不确定,但为什么作者又说“的确死了”呢?通过研读课文1~9段,可以认识到孔乙己在当时社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的人,他不为社会各阶层所容,他活着不过是供人取笑而已。他的生命价值连十九文钱都不如,因此无人关心他,过问他,谁也不知道他的死活,所以说“大约”死了。对于“的确”的理解,通过研读课文的相关部分,学生领悟到,孔乙己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他变得迂腐、麻木并至死不悟;孔乙己更是冷漠人情的受害者,他生活在一个人情淡漠、没有爱心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决定他必然走上死亡。因而他是“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看起来似乎在说法上是矛盾的,表意上是模糊的,但却准确表现了小说主人公孔乙己的悲剧,它告诉我们,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悲剧,他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剧。

二是出乎常理的词语搭配。作者有意将一些人们熟悉的词语进行悖理搭配,构成违反常理的组合,在与事理不合的不协调配合中造成言语表层意义的不确定,借此唤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从而获得异于一般的表达效果。如在《威尼斯》中,朱自清先生写意大利歌女“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歌喉”唱“夜曲”,把本指液汁浓、厚的“酽酽”与“歌喉”搭配,都因词语的出乎常理的搭配而形成表层语义的模糊,但在这字面意思模糊费解的背后,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切的感情,感受到歌女独特的音色。

二、模糊句义的表达

言语交际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组成句子的词语,单独看,其词义都是清晰、确定的,但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所表达的句义却是模糊的。

1.含糊隐晦

在言语交际中,出于某种需要,说写者运用闪烁其词、委婉曲说等方法,把自己真实的语义隐藏起来,利用含义宽泛的句义,有意把话说得含混、不具体,使句义显得含糊隐晦。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作者到底是爱热闹,还是爱冷静,是爱群居,还是爱独处?作者在想什么,不想什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是哪些事?“一定要说的话”是什么话?都没有明说。透过这种看似模糊含混的语言,我们却能窥视到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态,隐约地体悟出作者彷徨苦闷的抑郁忧患之情。这样的模糊句义表达,留给读者许多玩味、琢磨、思考的余地。

2.省略跳脱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说写者有意将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省略掉,整个句义就显得模糊起来。这种情况,在语文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例如《药》中写到华老栓买药回来,华大妈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地问:“得了么?”华老栓的回答也很简短、含糊:“得了。”吃药时,华大妈守在儿子身边,满怀希望地说:“吃下去吧,――病便好了。”什么东西“得了”?“吃”什么东西?什么“病”就会好了?全都省略不说,句义显得含糊不清,却十分真切深刻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

跳脱是指说写者故意中断语句,由于语句不全而造成语义不明。跳脱分为急收、突接、岔断三种,这三种方式都能收到模糊表达的效果。《雷雨》中,当侍萍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打了另一个儿子大海,气愤难平,指责说:“这真是一群强盗。”又走到周萍面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她本来的意思是说:“你是萍儿吧?”但是又想到不能把关系挑明,情急之下,马上把自己的话语中断,借助谐音,把话题“突接”到“凭什么打我儿子”上来。我们可以想象,在这转接中,隐含着她多少血泪、多少话语,在这急收、突接中,侍萍原来急于想表达的意思,都模糊掉了。

这些模糊语句,都出现在人物语言中,对于生动地描摹人物的神态、语气,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感情,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学中,对这些模糊语言,引导学生好好体味、领会,是很有意义的。

3.象征隐喻

象征隐喻的共同特点是,借助联想的作用,用隐晦的言语、微妙的暗示来反映某种抽象的、不易感知的思想感情、精神意识。从字面上看,意思似乎是明白的、清晰的,但这种意思并非说写者的真正意思,它托义于物,以物寓意,将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巧妙地隐含于话语之中。小说《药》的结尾,作者让夏瑜的坟头上出现“一圈红白的花”,这花圈是哪里来的?引起两位老妇人的种种猜测和不解。这花圈,象征着黑暗中的一点光亮,这种暗示当然是隐隐约约的,却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联想。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作者在文本中模糊语言的运用,通过模糊语言形式去探究隐含其中的思想内容,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作者采用这样的模糊说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的阅读对话搭建适当的脚手架,帮助他们消除、缩短与文本的距离,指点模糊语言的解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对话阅读。

(责编 马超勤)

上一篇:新课程下改进教学设计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高考科学类文章阅读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