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2 05:41:31

紧急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析紧急子宫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 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采取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宫腔纱布填塞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均抢救成功;对照组抢救成功18例, 其余12例患者均转为紧急子宫切除术再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紧急子宫切除术;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5.069

难治性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大原因。一般指治疗后无好转且出血量在1000 ml以上并伴有低血容量表现的严重出血症状。其发病率占总分娩量的2%~3%[1]。因其出血量过多难以估计, 一直是困扰产科医生的一大难题。不仅给孕妇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地心理负担, 而且直接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紧急子宫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因为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育情况, 所以这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为挽救孕产妇生命而被迫采取的治疗手段。现探析紧急子宫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 观察组采取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宫腔纱布填塞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年龄20~45岁, 平均年龄(27.10±5.41)岁;孕期在34~42周, 平均孕期(38.89±1.92)周;产次范围0~3次, 平均孕次(1.42±0.52)次;其中25例行剖宫产, 5例经阴道分娩;患者出血量1500~5000 ml, 平均出血量(2031.04±817.23)ml。对照组年龄19~42岁, 平均年龄(26.10±5.23)岁;孕期36~45周, 平均孕期(39.78±1.89)周;产次0~3次, 平均孕次(1.52±0.58)次;其中27例行剖宫产, 3例经阴道分娩;患者出血量1500~4900 ml, 平均出血量(2026.12±821.42)ml。两组患者年龄、孕期、产次、分娩方式、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缩宫素、按摩子宫等保守性干预方法治疗无效时, 采取紧急子宫切除术。步骤按照常规的子宫切除术进行, 从子宫处起, 分别切断左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 下至膀胱处, 切断子宫血管及部分主、骶韧带;按同样的方式对右侧组织进行处理后, 沿子宫颈环切除子宫并取出, 及时缝合子宫残端。

1. 2. 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纱布填塞方法治疗。对剖宫产患者, 从直视角度, 进行由上至下的填塞, 直至将宫腔填满, 对子宫进行连续缝合后再中间打结。对阴道分娩的患者, 医生用手深入子宫腔进行填塞或使用填塞器, 填塞完毕后, 持续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等, 注意是否存在持续出血现象。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抢救成功;对照组抢救成功18例, 其余12例患者均转为紧急子宫切除术再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出血一直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是产科持续存在的一大难题。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胎盘前置、早剥、粘连、植入,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破裂, 宫颈或阴道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等[2]。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一定要及时, 否则会严重影响孕产妇的生命, 一般的保守方式有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但如果在进行一系列保守治疗止血仍无效时, 一般就需要进行紧急子宫切除术。以往, 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应用并不多, 主要是由于这样做会直接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 影响患者术后的生育功能等。但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 必要时还是应当选择紧急子宫切除术, 否则错过最佳时机会增大手术难度加重病情[3]。

综上所述, 探析紧急子宫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时, 采取紧急子宫切除术是在短时间内保证彻底止血的有效方法, 抢救成功率高。在保守治疗无果时, 应实施此方法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Soncini E, Pelicelli A, Larini P, et al.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07, 96(3):181-185.

[2] Hill K, Thomas K, AbouZahr C, et al. Estimates of maternal mortality worldwide between 1990 and 2005: an assessment of available data. Lancet, 2007, 370(9595):1311-1319.

[3] 贺晶, 徐东.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2):112-113.

[收稿日期:2015-02-03]

上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与手术方法探究 下一篇:口腔修复方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