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和网络教学形式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12 03:30:54

电教和网络教学形式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言

《诗大序》是这样来描述人类情感表达的层次和程度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知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人类交流过程中最接近心灵的物质载体,直接、感性、真实地传达了地球灵物的生命状态。

舞蹈既是人类交流表达的最基本形式,又是人类交流表达的最高形式。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基于本能,他们善于利用肢体表达情感;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和理解力的原因,小学生对舞蹈语言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理解、迷惑的状态,甚至觉得枯燥。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快乐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舞蹈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应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对舞蹈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相对于传统舞蹈教学,电教化教学、网络教学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二、灵活应用电教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少年儿童对时尚电子类产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体感游戏技术、视频互动等电子教学手段,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手段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特殊作用,使授课内容更形象、更生动,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能充分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电教教学是被广泛采用的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电教手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对“学”的指导上,可给学生提供已知独立探索求知的条件,产生“教”与“学”双方的良性循环作用,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教学信息的传递、交流、沟通、反馈,活跃教学气氛,使教学程序不断调整,有效地完成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当然,仅仅简单地播放视频或者幻灯片,是无法充分利用电教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遵循下面几个要点来合理安排电教课程:

1.利用电教引入,让课堂从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眼球

小学低段的孩子生性贪玩,生理稳定性较差,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都不强。开课时先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舞蹈视频,可以直观地给学生一个视觉享受,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激发出内心的共鸣,萌生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舞蹈《小小斗牛士》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身穿斗牛士的衣着,昂首挺胸。那一跺脚,一甩头,一掀披风,一抖肩背,俨然一个个威武刚烈的斗牛高手。配合舞美灯光,超强的艺术震撼力带给低年级孩子们直观的视觉冲击,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争做斗牛士,自然而然地为孩子的主动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电教铺垫,让课堂像故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希望去进一步探索

凡是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无不在辐射其少儿生活、思维、精神方面有它的醒目之处。近几年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很多作品的表现形式已不再仅限于简单的一段体结构、两段体结构或者三段体结构,更多的优秀剧目已上升为戏剧体结构形式。

应用电教方式,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故事环境,生动地说明故事背景。将多彩的服装、丰富的道具、绚丽的灯光,通过视频展现给学生,把学生带入其境其情,融入其中。这样学生更容易进入故事情景中,不自觉地想要探寻故事的发展,激发起孩子们参与其中表演的积极性。

3.利用电教攻克重难点动作,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的舞蹈动作,由于客观原因,教师无法对每个动作都分解慢动作示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电教方式,针对模仿学习一些舞蹈动作,采用视频慢放定格等形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动作的运行路线,欣赏到更加优美规范的名家示范。同时,更方便形象地的进行动作的讲解、分解、对比、归纳。

学生通过对这些难度较高动作的掌握,增加了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学习舞蹈的兴趣也就增加了。

三、课堂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延伸学生的兴趣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普及,网络科技的急速发展,网络沟通方式不断丰富,网络教学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当然,小学生身体还未发育好,过多应用电脑会影响视力。所以,笔者不提倡对小学生过多应用网络教学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家长的积极参与,课外多种形式的互动,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家长都比较年轻,喜欢应用网络进行交流互动,因此,把网络教学引入学生家庭中,吸引学生家长的兴趣,让家长认识形体教学,理解形体教学,进而喜欢形体教学,对于小学生形体教学来讲意义重大。任课老师还可以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兴沟通手段开设微课堂、微教学等教学形式与学生家庭互动。

在应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时间和内容上的控制。

(1)时间控制。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每天看电视、显示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每次30~40分钟。因此,在选用网络演示和欣赏内容时,尽量以单个节目和短片为主,每次提供数量尽量不超过3个。

(2)内容选择。提供给学生家庭的网教内容尽量以视频为主,视频内容要有一定的新颖性、时尚性和家庭可参与性。

四、结论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舞蹈教育在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舞蹈教育最终也将纳入普通教育的基础教育中。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艺术技能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少年儿童思维的创造性。既让少年儿童得到身心、情感的熏陶,体态仪表、身体素质上的全面训练,更要加强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而怎样让学生更喜欢上舞蹈课,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知识,将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不仅要运用已成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还应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进步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吸引学 生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媛艳.多媒体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艺苑,2009(09).

[2]樊楠.现代多媒体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17).

[3]何苗.小学低年级形体教学实践探索[J].青春岁月,2013(03).

[4]董晓春.现代技术与舞蹈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Z1).

[5]熊晓雯.信息技术在小学舞蹈课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04)

上一篇:论舞美形式 下一篇:浅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