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2-04-12 11:45:57

创伤病人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6 - 122 - 02

受到外力打击造成人体某些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称之为创伤。随着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友展,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脑、心、肺、肝及肾等危及生命的重要器官的损伤。创伤病人有三个死亡高峰:一是在创伤后数分钟之内;二是在受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被称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黄金时刻”,往往是救治成败的关键;三是在伤后数日至数周内,多因继发感染、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因此,早期、及时处理创伤病人至关重要,如果伤者在这段时间内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其死亡率将会大大减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87例,男58例,女29例,年龄20~55岁,均为健康人受伤,受伤至就诊时间约10~120min;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5例,坠落伤11例,刀伤9例,塌陷伤2例。创伤指数均在10以上,其中以颅脑损伤为主44例,胸腹部损伤为主的30例,四肢骨盆损伤为主的13例,均需入院观察或手术。

1.2 方法

1.2.1 外观观察及评估伤情根据外观迅速评估伤情,询问的同时,解开(或剪开)病人的衣裤,检查气道有无堵塞、呼吸幅度和频率、体表出血部位、脉搏、血压、末梢循环、病人意识及反应,对病人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做出初步判断和评估,再根据各部位伤情安排抢救顺序。

1.2.2 开放静脉通道及术前准备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液、输血,以扩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确保维持液体的快速输送及标本的采取,如外周静脉循环不好,同时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液体的复苏并及时配血,为急诊输血做好准备。同时,常规留取血标本备血,为急诊输血争取时间,并预先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

1.2.3 急救与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紧急控制出血;置管并了解有无泌尿系统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合并血胸或血气胸病人,应及时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以确定是否需要剖胸手术处理。

1.2.4 生命体征监测心脏泵功能监测,及时发现纠正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若发现心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2 结 果

本组抢救成功74例,死亡13例。

3 讨 论

休克是多发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休克伤员能否早期复苏,直接关系到预后。因此,对创伤性休克的抗休克处理要早期、快速、全面[1]。

(1)外观观察预测,缩短抗休克时间。重度创伤病人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在受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被称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黄金时刻”,是救治成败的关键,1h内救治存活性大,医护人员在此期间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非常重要。运用外观预测循环指标,对早期休克病人进行评估并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在休克代偿期即开放多个静脉通道开放,保证在测量生命体征的同时已进行了循环灌注,控制体表出血和给氧,然后再观测血压、尿量、评估循环,进而缩短创伤病人抗休克时间[2]。

(2)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缩短抢救时间。护士不应是按照医嘱被动地进行处置,而是通过创伤病人的伤情评估,以熟练的抢救技能为基础,主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有休克早期征象的病人及时进行相应措施,如套管针开放静脉通道同时进行配血及化验,预先做好各种过敏试验,对中重度脑外伤,无论有无伤口均剃头以便观察或手术,及时导尿提高循环评估的准确性等,在医生下达医嘱之前做好各项处置,尽量缩短在急诊科的救治时间。

(3)科室间协作,缩短辅助检查时间。创伤病人病情复杂,涉及科室范围广,护士应做好协调工作,可使各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边救治边通知有关科室提前做好准备,缩短辅助检查时间,加快抢救速度。

(4)此外,护士应对病情变化进行及时、全面、连续的观察并准确记录及汇报,做好转运途中的监护及处理,做好转运监测,发现病情恶化及时报告医生共同处理,同时做好抢救记录和交接班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黎鳌.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34.

[2] 白涛主编.现代创伤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7.

上一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的护理 下一篇:当代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及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