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 普惠民生 贴近民心

时间:2022-04-12 11:18:36

深化医改 普惠民生 贴近民心

核心提示:

近年来,全社会对医疗卫生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医疗卫生与老百姓的健康密不可分,而老百姓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感觉却似乎总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感谢白衣天使们救人于苦难,一方面又抱怨看病难看病贵。怎样找出这团乱麻的头绪,厘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渐行渐远的话题?河南省淅川县卫生局时刻都在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每一项工作无不贴近民生、贴近民心。

淅川县——一个美丽的山城,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被誉为“小太平洋”。淅川历史悠久,春秋时为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楚国古城址。淅川人杰地灵,造就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历代人杰。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有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渠首。

淅川县卫生局,在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群众的用药负担大大减轻;新农合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随着筹资标准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快速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正逐步实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县乡村三级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狠抓行业作风建设,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医患关系进一步改善。

针对发展历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淅川县卫生局究竟是如何突破,如何创新的?让我们来看看淅川县卫生局局长全国钦的回答。

决策探索:在淅川移民搬迁中,卫生局是怎样保障移民医疗卫生安全的?

全国钦:为兴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淅川人民舍小家顾大家,自2009年8月到2011年8月第二批移民结束,全县共外迁移民达16.5万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个倾情演绎爱民大奉献的壮举。在这个如火如荼的大搬迁战场上,淅川县卫生局倾全县卫生之力,为实现“不伤、不亡、不漏一人”和平安、顺利、和谐、按时搬迁立下了汗马功劳,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在服务移民搬迁中,县卫生局共调动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122个,抽调各级医务人员近1万人次,出动救护、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车辆7000多辆次,为16万多名移民进行了体检,先后诊治病人6万余人次,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淅川县最后一批大规模外迁移民的平安迁出,顺利安置,全省第二批96个批次8.2万名移民外迁宣告结束,作为四个重要保障部门之一的淅川县卫生局,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在具体服务过程中,重点做到了“五个到位”,强化了“五项措施”。

“五个到位”包括:一是医疗服务到位。体检筛查,跟踪治疗,提高移民健康水平。设置站点,现场救治,为移民提供贴心服务。及时对接,确定特护对象,确保出行安全。危重病人,住院治疗,保证生命安全。二是卫生监督到位。对餐饮和住宿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采取临时集中和全程监督方式。三是卫生防疫到位。进行环境消杀,根据居民居住环境,制订具体消毒灭害方案。饮用水消毒,保证百姓能喝上放心水。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在各移民安置点张贴防治宣传海报,提升群众疾病防治意识。四是卫生应急到位。组建卫生应对队伍,积极应对突发性事件。组织应急演练,设置应急站,全县医疗单位时刻处于应急状态。五是心理干预到位。举办心理干预培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项措施”,即强化一种意识,细化两套方案,突出三项工作,建强四支队伍,落实“五长”到位。在这场历时三年的移民搬迁中,我局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同时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全系统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力量,凝练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严谨务实的服务移民精神!

决策探索:“医改”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请问目前淅川县卫生局的医疗卫生改革工作进展怎样?

全国钦:淅川县卫生局近年来紧紧围绕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县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

我们建立了乡镇卫生院债务化解机制。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在政策范围内的债务共计1603.26万元,首批化解资金196万元已按比例全部拨付到各乡镇卫生院。

我们制定完善了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价后的补偿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将30%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拨付公共卫生经费;基本医疗服务补偿,按照上年度就诊人次,核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为5元/人次,其中新农合支付4.5元,按季度进行拨付;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按每1000名农业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的方案下拨;落实村医养老政策,对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到龄(65岁)退出不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已初步核定196名。

决策探索:淅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有什么新变化?参合率怎么样?对新型合作医疗采取什么方法,保证参合人的救命钱?

全国钦:新农合平稳运行,参合率稳居全市前列,2012年新农合参合620092人,参合率99.84%,与去年相比提高0.2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位,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2年,全县共筹集基金17982.66万元,与去年的15113.3万元相比,增长18.6%,报销补偿封顶线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上半年,共补助541080人次,补助总金额10707.63万元,平均住院补助率达到62.13%,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群众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

1~6月份,全县参合农民住院率5.13%,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住院报销更加便利。继续开展电子转诊、网上即时结报,省平台集中结算工作,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率保持在95%、98%以上;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渐行渐近房产税 下一篇:节假日免过路费,小步也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