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体和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2-04-12 04:14:21

亚洲经济体和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然面临金融全球化、人口结构的改变、分配不公和贫困问题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当中也蕴涵着机遇。

十年前,亚洲主要经济体经历了由资本短期内大规模外逃导致的货币危机,此次资本外逃的规模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危机暴露了金融业和产业界隐藏的风险,并造成了严重破坏。但亚洲国家最终成功走出危机。当私人部门的资本撤离亚洲国家时,国际社会通过IMF与包括日本的亚洲国家并肩战斗,为亚洲国家提供了资金支持,而IMF在援助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亚洲国家今天能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应该归功于国际社会、IMF的援助和自身成功的改革措施。

在IMF与亚洲国家分析未来挑战的时候,我们应当从过去充分吸取经验:

――我们已经认识到应该努力防止资本市场的崩溃。过去十年,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更加深入。受此影响,一方面,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限制大为减少,为各国带来了福利;另一方面,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也急剧增加。但是亚洲国家和IMF都已经能很好地应对这种风险。很多国家采取了更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强化了宏观政策框架。有些国家积累了充足的外汇储备作为抵御危机的第一道防线。亚洲国家也积极合作,建立了清迈协议等政策机制。IMF认为这些政策行之有效,并乐于就这些政策与亚洲国家展开合作。为了给危机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IMF已经采用了新的政策工具,并增强了自身的资金实力,在给各国提出政策建议时,也更加注重资本流动风险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金融体系的危机很容易扩散到其它部门,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各部门间的传导机制。这让亚洲国家努力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优化监管框架并改善公司治理;也让IMF更加注重全体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均衡,更加注重金融部门评估方案(FSAP)的建设,更加注重标准与法规倡议的发展。

――IMF对国家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政策建议上更注重考虑政府自身的意见,支持国家干预经济运行,并对贷款条件性进行了简化,确保他们只涉及事关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关键问题。

尽管近年来,亚洲国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金融全球化,人口结构的改变,分配不公和长久以来的贫困问题。但这些挑战当中也蕴涵着机遇。

亚洲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目前已经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亚洲国家的GDP和贸易总额均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述指标有望进一步提高。亚洲国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应该和其在国际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相匹配。国际社会可以从亚洲国家的成功中学习经验,让亚洲国家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非常重要。就在几个月前,IMF的理事们,就提高新兴经济体(包括一些亚洲国家)在IMF的代表权迈出了第一步。亚洲国家的政策不仅作用于本国国内,也会对区域和世界其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汇率政策可以对美元对欧元走势产生影响,这一点亚洲其他国家乃至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必须给予充分考虑。亚洲经济重要性已经大幅提升,这使得如何促进该地区发展,让区内国家实现均衡增长,更好地通过多边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也大为提升了。

亚洲主要经济体的金融一体化问题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贸易一体化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地区内贸易自1990年来增长了三分之一,这很好的体现了区域内部生产过程的一体化。但区域内部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才刚刚起步。贸易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匹配不只在亚洲存在,欧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金融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在欧亚大体相同,主要是法律法规、市场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IMF将继续与亚洲国家通力合作,推动亚洲金融一体化。因为这将带来很多好处:它将为商业部门提供更好的金融环境,让资本的配置更有效率,还能让亚洲国家的居民更多投资于亚洲市场。如果亚洲的金融一体化进程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的金融一体化进程,亚洲国家将取得更大的利益。

同其他发达或新兴经济体一样,亚洲也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已经感觉到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福利制度和国家财政带来的影响。很多其他亚洲国家很快也将经历日本目前的情况。IMF给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例如西欧国家的政策建议是尽量控制结构性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规模,以保持政策的灵活性,避免赤字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

亚洲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亚洲特有的。全球化使受教育水平较高或技术较为熟练的劳动力受益更多,全球范围内皆是如此。在新兴经济体,由此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中更加明显。我知道亚洲国家对分配不公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也清楚社会和谐的重要性。IMF和其成员既要保护生产的积极性,保证经济增长,同时也应采取措施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些措施包括增加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劳动力市场更具弹性,提高金融支持的可得性以及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我认为,亚洲面临的挑战并不是亚洲独有的,世界各国都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我们来说,IMF正积极改革以期更好地帮助成员国应对这些挑战。

IMF治理结构的改革就是我所提到的改革的一部分。改革的下一步,是讨论实施新的分额计算公式以增加新兴经济体在基金的代表权,同时提高低收入国家的投票权,让他们能在IMF更好地发表其意见。我认为这些措施对于基金来说至关重要。

接下来是要提高基金组织监督的有效性。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完善监督体系。基金已经开始实施多边协商计划。该计划可以让基金组织和成员国实现资源共享,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研究。这一计划将被首先应用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研究上。我们正在推进多国框架下的均衡汇率研究,并已经把新兴经济体纳入到研究体系之内。我们把金融体系监督和国别监督结合在了一起。监督体系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更新监督的法理依据。该项改革措施的目标是让当前最佳基金监督实践成为员工必须遵守的规范。这可以让基金的监督目标更加透明,监督措施更加公平。这还可以让各国分享基金的先进监督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基金的大股东应该以身作则主动配合基金组织的监督。

亚洲国家和IMF有着长久的合作历史,这种合作关系目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作为IMF的总裁还是作为一国的前财长,我都非常敬佩各国所取得的成就。各国迅速走出危机,并取得了更强劲的增长,这是惊人的。亚洲各国央行在反通胀上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瞩目,亚洲国家对迎接挑战充满信心。

(作者系IMF总裁)

(注:本文是2007年1月作者在日本银行的一次演讲。)

上一篇:人性复苏后的私欲泛滥 下一篇:亚洲金融危机十年: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