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玄英重玄思想的特征

时间:2022-04-11 08:44:03

成玄英重玄思想的特征

成玄英对老子的“玄之又玄”作了阐释,并对佛教的“双遣”法则扬弃,认为佛教遣有遣无,最终达到非有非无的境地,但是非有非无仍然是一种“不滞之滞”,仅是“一玄”,因此也应该遣去非有非无,这样的境地才是“玄之又玄”。成玄英通过思辨的方式,为道教人士寻求体道成仙的途径,其“重玄”思想有以下特征:

一、援佛入道

隋唐之际,佛教盛行,这对道教的生存构成一定的威胁,两教为了在社会中争取生存的一席之地,两教在思想上展开激烈的斗争,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佛学对道教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道教积极地研习佛学思想,积极吸收佛学思辩方式与名言义理以发展自身的教义。综观成玄英的《老子注》和《庄子疏》,我们发现其中充斥着佛教大乘“中观”思想色彩与诸多佛学惯用名相,当我们看到成氏著作中出现大量佛教术语,诸如“中道”、“二观”、“诸法”、“万法皆空”、“六根六尘”、“能所”、“境智”、“空有”、“因果”等等,简直让人怀疑号称道教宗师的成玄英,我们很难想象到《老子注》和《庄子疏》是出自于成玄英之手,也很难想象到成玄应是一个真正的道士,很难想像到一个道士能够写出如此具有佛学思想的道教义理,与佛教有些学僧相比,其佛学思想要略胜一筹。哲学是反思之学,反思是思想对思想的思想,思想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思想的外在形式是道家老子的“玄之又玄”,内容乃是佛教“中道”、“空观”等思想,即就是说用佛教的“中道”思想来阐释“玄之又玄”。佛教三论宗的“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超越生、常、一、来和灭、断、异、去这两边即是中道。成玄英对道的阐释:“至道深玄,不可涯量,非无非有,不常不断”。“心冥至道,不灭不生”。(老子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与八不中道思想有密切联系。因此,成玄英思想的特色,正在于他融通了佛学的(特别是三论宗的)“中观”思想以建立”重玄”的思想方法,并透过”重玄”的思想方法以统整道教的诸端教义。

二、遣之又遣

道,看不见,摸不着,通过人的感官或者说理性思维是不能把捉的,但它随时随地都存在着。老子说为道日损,其方法就是“涤除玄览”,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从而使心达到清明的状态,是一种直觉体认。而成玄英为道方法乃在于“遣之又遣”,他将遣之又遣的思维方式视为体悟重玄之道的必由之路。成玄英重视道,但更重视为道的可能性以及方法,遣即是否定之意,遣之又遣就是双重的否定,他将老子“玄之又玄”思想与佛教中道观相结合,强调既不滞于“有”,不滞于“无”,又不滞于“非有”、“非无”,而要“遣之又遣”,他说“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学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意思就是说,对客观世界的不论是坚持说它“有”,还是说它“无”,都是有所执著的表现,都是错的,正确的认识应当是既不执著于“有”,又不执著于“无”。非但如此,进而对不执著于“有”或“无”这种看法,也不应当执着不放。 成玄英对“重玄”的阐释是在“玄”的基础上进行的,“玄”是“遣有”、是“去无”,“玄”虽然否定了“有”和“无”,但是这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否定,必须否定“玄”自身,方能显示重玄之真理。因此,“重玄”是在遣“有”(非有)、遣“无”(非无)的基础上,进一步遣执去滞,从而达到对“非有非无”的再遣、在否定,以达到“非非有非无”,经过这样双遣双非的双重否定,最终达到的是既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更不滞于“非有非无”这样一种超越的重玄之境。在成玄英看来,外物以及人的困惑烦恼,都是心不宁静的产物。各种各样的区别及是非善恶分辨,都是人心执迷不悟的结果。所以忘物重要,忘心更重要。心无挂碍,世界虽有而似无;心有挂碍,世界虽无却似有。

三、虚实结合

成玄英的重玄学思想是从“心”上下功夫的,从而体道的方法有学习外在的道德规范走向内在心灵的体认与反思。思是哲学的核心和实质,成玄英的重玄学思想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理论,但它又不同于坐而论道、纯粹思辨的魏晋玄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但与超越了只囿于操作层面的道教修行方法。虚指成玄英重玄学思想的思辨性,实指重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成氏重玄思想注重虚实并重,学用结合,在注重学理层面的建构与学习时,也将其理论用于指导修行和政治实践。任何一种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反应,成氏重玄学之所以能成为唐代重玄学之先河,乃在于得道唐王朝统治者的肯定与应用。唐玄宗肯定了成玄英所说的“玄之又玄”中蕴含着不可言说的妙理,强调体道忘言,但是又强调体道不能停留于“为学”和“玄思”的范围内,实践的修行才是最好的悟道之途径,他将成玄英“遣之又遣”的重玄方法运用于治国安民的政治实践,取得了治理社会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成玄英.道德经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上一篇:马克思批判哲学探析 下一篇:文明和自然的割裂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