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明转型及其未来方向

时间:2022-04-11 08:41:49

论文明转型及其未来方向

【摘要】文明转型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对自我认知这三组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改变。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从相互依存急剧地走向相互对立。尽管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福音”,但若要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出现的危机,就必须全面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自我认知关系。

【关键词】文明转型 未来方向 工业文明 可持续文明

尽管各个学科对“文明”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文明主要由三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对自我的认识――构成的看法,却并无异议。因此,所谓文明转型,实质即在于这三组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改变。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来看,人类历史上总共发生了两次大型文明转型:由原始渔猎采集文明转向农业文明,再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的产生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原始渔猎采集文明存在的时间最长。至今,在世界上的一些偏远角落,这种文明形态仍然在少数部落社会中延续。在这种文明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适应自然而存在的,人对自然十分敬畏。在这种文明中,主要的生计方式是渔猎、采集,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是队群、氏族、部落,每个部落的成员数量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群体规模普遍较小,尚未产生大型的城邦和国家。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大多数人类社会逐渐从渔猎采集社会向农耕、游牧社会转变,原始渔猎采集文明也随之转向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以动植物驯化为标志,因此也被称之为“产食革命”。这就意味着人类具备了一定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不再只是适应自然,而是在生产活动中下意识地改变着生态系统。随着农耕和畜牧业等产食技术的发展,人口大量增长,社会结构也日益复杂,人类的聚落规模和社会政治组织远远超过了渔猎采集文明所能达到的程度,大型城邦和国家开始出现。美国人类学家雷尔菲尔德将农业文明状态下的社会组织和结构称为“乡民社会”(folk society)。他认为,乡民社会表现出如下特质:规模小,同质性强,团结,流动性低,依靠口述方式传承文化等。生活在乡民社会中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知识水平、生活方式高度一致,个人所在的家族、村落或宗教组织对个体的控制极为严密,个人意志、情感和利益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工业文明时代的变革

18世纪中叶之后,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这一过程也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自我认识都发生了重大转折。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从相互依存急剧地走向相互对立。不少学者指出,西方工业文明的核心范式在天人关系上的表现就是以征服和奴役自然为中心。费孝通认为,在这种天人对立、物我对立的思想观念的主导下,人文世界被理解为人改造自然的成就。①那么实行这种天人对立价值观的结果如何呢?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征就是能源的利用,首先是对蒸汽、煤炭等热能的利用,进而发展出电能、石油,随后又诞生了核能。每一次能源利用的转变,都会推动经济、科技向前发生一次飞跃;每一次转变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也都更为严重。高亮华指出,许多全球性的生态问题都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联系在一起。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过度发达并没有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增强和人的解放的宗旨,而是导致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破坏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异化。②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产生相应变革,表现在社会形态上,即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在经济上,机器大生产日益取代封建手工工场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资本主义国家还逐渐建立起世界贸易体系,大肆在亚非拉殖民,使其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材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政治上,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专制,解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起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政体;思想文化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打破旧式宗教、伦理对人性的压抑束缚,掀起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与此同时,崇尚知识和理性,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建立起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伦理价值体系。

在人的自我认知层面,人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崇尚人的自由理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对人的强调就不断拔高,逐渐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个性,尊重人的权利自由,使人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人的膨胀,只承认人有价值,否认生物和自然的价值和道德权。不仅如此,费孝通指出,西方文化中的“人”,其实指的是利己主义中的“已”。③这种对人的认识强调竞争与征服,不仅漠视自然,也漠视其他社会、其他文化和其他个人,在实践上表现为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

上述梳理表明,与其他两种文明形态相比,工业文明带来的进步最大,产生的危害也最大,其严重程度甚至威胁到地球和全人类的生存。这种破坏最明显地表现在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上,如果这种破坏再不停止,《后天》和《2012》等生态灾难影片所呈现的末日景象恐怕真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如果一种文明到了使人类发展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么文明的转型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当务之急。

文明转型的新方向

新的文明应该转向何处?在现有的讨论中,对此尚无定论,有人将其称之为可持续文明或生态文明。这些讨论传达出一种共识,即既有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发展观有损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予以改变。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念尽管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仅从生态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缺乏整体观和深度反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的文明转型,必须全面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自我认知关系。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从“天人对立”转向“天人合一”。这就要求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节约型社会,从高消费转向适度消费,推行可持续发展观,以达成现在与未来、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协调发展。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重视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的统筹安排,一方面对自然资源开发加以节制;另一方面在生产生活中节能减排,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与此同时,与自然的和解还要求转变发展观,逐渐扭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从不计代价地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其次,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促进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既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私心”、“私利”的存在;又要充分意识到人的社会性、群体性,个人再强大,也无法离开社会独自生存。对依赖、支持、温暖、安全和归属感的需求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而只有在共同生活中,人们才能获得这些。在工业文明中,发展出两种相互对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自由主义与社会集体主义。而当前的总体趋势,是这两种思想观念不断相互借鉴、吸收、融合,混合成一种既重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又强调相互关爱、相互协作,倡导培养公共道德、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的“第三条道路”或“社群主义”。这就要求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承认、尊重、包容他人和其他社会形态及文明的价值,从中关照和反省自身社会存在的问题。

再次,在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上,从物化人向人性人复归。工业文明导致了人的异化,从经济角度衡量人的价值,使人被贬低至“劳动力”,成为与“商品”同等的“物”。同时,职业分工还使人丧失了多样发展的能力和可能性,成为马尔库塞所称的机械的“单向度的人”。被视为“物”的人,凸显的是其体质、力量、技能,至于人的情感、道德、思想则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资本主义伦理将人塑造为“理性人”,物质财富的追求被视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自私自利和冷漠无情大肆蔓延,由此导致普遍性的精神空虚和孤独。如果要消除既有工业文明的弊端,就必须转变人的自我认识,促进人性回归,注重人的精神、思想、情感、德行,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经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文明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一文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的自我认识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正在逐渐显现。中国的发展,不能再重蹈西方工业文明覆辙、一味照搬模仿西方经验,而是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的自我认识协调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中和位育”都包含着独特、丰富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向传统学习、向本土文化学习、向世界各地的非西方文明学习,对当前探索文明转型方向及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③费孝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群言》,2002年第9期。

②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64页。

上一篇:学术动态 第1期 下一篇:文明转型视角下的东亚秩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