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舞步

时间:2022-04-11 03:07:57

一向老成持重的IT产业领头羊英特尔近来开始“善变”起来:不但大力倡导数字家庭、数字企业等新概念、新名词,而且连延用了20年的公司标志都改头换面“新潮”起来;不但分出越来越多的精力扶持PC地方品牌,而且对海尔、TCL等家电业杀进来的IT新贵也是宠爱有加;不但从单核推到双核甚至八核,而且连百核计划也已提上日程……到底英特尔在想什么?对产业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判断?其IT“旧部”如何才能跟上它今天的步伐?近日,本报总编辑董凯虹约见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一龙,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3C融合逼迫产业大调整

主要观点:IT过去是一个独立王朝,而今3C融合带来的是集计算、通信和家电各路人马的大产业帝国,企业只有调整,才能充分把握融合带来的巨大商机。

董凯虹:英特尔一直是PC产业链中最前端的厂商,一举一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去年,英特尔架构大调整,将整个架构分为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移动和渠道5个事业平台,并宣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芯片厂商,而是平台厂商。英特尔的这一系列举动基于什么样的判断?是IT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英特尔自己在主动求变?

赖一龙:今天IT业发生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现实,那就是,技术发展到今天,不同行业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融合趋势,PC、消费电子、通信这三个以前相对独立存在的产业开始融合到一起。最典型的实例就是数字家庭市场,其中心平台是屏幕,屏幕后面是强大的处理器、转换器、不同技术的解码器,而其中的数字内容又需要通过广播或者互联网进行传输,这是一个融合了广播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家电技术等众多技术的融合产业。

在产业大融合的氛围里,家电厂商需要做出调整,通信厂商需要做出调整,计算机厂商更要做出调整,只有调整,才能充分把握融合带来的巨大商机,否则,就会失去机会。

英特尔之所以对自己的业务进行大调整,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我们积极开发数字家庭市场,就是希望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把实实在在的产品带到市场上。其他四块业务数字企业、数字医疗、移动和渠道也是本着这样一个思路,在新的融合的产业内,设计生产出更强大、更多功能的芯片,以迎合新机会的到来。

董凯虹:那么,你认为在这样的融合趋势下,摩尔定律还会继续起作用吗?或者它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

赖一龙:摩尔定律的核心内容是,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的数量就会翻一番,从而带来更多的功能、更强大的性能。以前我们用主频速度以及二级高速缓存大小来衡量性能,现在英特尔认为,不光是这两点,随着双核或者多核的引入,芯片可以同时集成更多的功能,如通信技术、家电多媒体等技术,晶体管的数量仍然是最关键的。所以,摩尔定律还是一个最基础的定律,它仍将推动着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董凯虹:在英特尔的2.0时代,业界以及英特尔本身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英特尔在整个产业链里的位置也非常清楚。而今英特尔进入3.0时代,即定位于平台厂商以后,业界却在观望,到底在新的融合的大产业当中,英特尔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果说摩尔定律还在起作用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英特尔的主要业务还是在芯片上?

赖一龙:我认为,3C融合带来的大产业最关键的技术还是芯片技术,从本质上说,它是计算在其他领域的衍生。所以当所有的信息都被数字化以后,英特尔的作用仍然是最关键的,我们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芯片技术,就是计算能力,因此,我们仍然处在产业链前端。

以前,模拟信息不是在处理器上处理的,英特尔无法在那一块市场上有所作为,现在信息完全被数字化了,音乐、电影等娱乐内容都成为了数字信息,而在这个领域,英特尔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所以说3C融合给英特尔带来更大的机会。如果这个机会我们把握得好的话,英特尔仍然可以继续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技术决定新应用普及

主要观点:转型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产业上下游能否认定共同的技术标准。而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新技术催生新应用、新应用激发新需求的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技术和应用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螺旋式上升的结合体。

董凯虹:面对产业融合的大趋势,所有企业都在调整变化,但有些调整是成功的,也有些不太成功。你认为这种调整与转型,最大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如何来规避这些风险?

赖一龙:我觉得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标准问题。合作伙伴是否采用同样的标准和平台,决定了新技术是否能够集成到产品中、应用到市场上。比如数字家庭,目前的情况就很复杂。其实,消费者是可以自己去配置一个数字家庭解决方案的,把平板电视、机顶盒、各种播放机等买回家,接到一起也算是一种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会有一些问题:不同设备采用不同的标准,甚至同一个产品也有很多种类。标准的不同、接口的不同,数字内容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能否顺畅、产品是否兼容等都会为消费者最终的体验带来麻烦。

英特尔的平台化战略就是希望可以把在PC领域超过20年的经验带到数字家庭市场,整合这个产业链,最终使得不同的技术相互兼容,带给消费者最易操作、价格便宜的解决方案。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光靠英特尔不行,需要产业链范围的大规模合作。

董凯虹:你谈到技术标准决定了新兴市场的应用。其实这方面业界也有困惑,IT产业从有计算机起发展到今天,大家已有共识,认为已经是从技术引领的时代进入到了应用主导的时代。而从去年开始,英特尔跟AMD纷纷从单核走到双核,现在又从双核走到四核、八核甚至更多,这到底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呢,还是技术发展或者商业竞争的需要?

赖一龙:从PC行业过去20年的历史来看,一般是新技术催生出新应用,新应用再激发出新需求,从286到386、486、直至奔腾时代,由于奔腾能够处理多媒体,它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CD-Rom光驱相结合,造就了多媒体时代,这使得PC到了奔腾时代迎来了第一轮爆炸式增长。到了奔腾Ⅲ以后,互联网、宽带、各种功能的上网软件和Windows新版本,又造就出了另一个高峰。接下来,我认为,双核也应该会引发同样的效应。

双核技术的前身是超线程HT技术。由于用户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并不是按照任务A、B、C、D的顺序来操作,大多数情况是ABCD任务同时进行,所以用户开始抱怨计算机的速度太慢。HT技术恰恰是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压力下产生的,随后它就演变成了双核技术,接下来就应该是多核甚至是百核。电脑能力越强大,用户的需求就会越往高走,这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不断提升电脑的性能,所以我觉得技术和应用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螺旋式上升的结合体。

就像摩尔定律当初的提出也是一个愿景和目标一样,百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英特尔不按照摩尔定律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话,竞争对手也会去做。英特尔还是愿意担任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像以往一样用技术来引导产业链的发展。

董凯虹:你刚才提到了如果英特尔不做,竞争对手也会做。其实用户所担心的也包括这一点:由于产业竞争引发技术比拼,使他们陷入不断跟进新技术的误区。另一方面,竞争的双方,一方提出了某个技术概念,另外一方也马上开始做,这让用户在判断谁是行业领导者时很容易产业迷惑。

赖一龙:AMD对于英特尔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对手了,双方的较量差不多有30年了。双核的概念是英特尔在1989年就提出来的一个技术发展方向,直到去年才开始全线产品,而到今年年底前,70%的英特尔CPU都会采用这项技术。

我认为,提出双核概念以及相关产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普及这项技术,这需要有一个高稳定的产能来支持。如果合作伙伴需要以高成本来采用新技术,用户需要以高成本来应用新技术,那英特尔宁可不做。英特尔的技术研发规划通常会关注到未来7~10年,每年在研发上的投资也可达到40亿~50亿美元,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发展。

在双核方面,从1998年开始做研发,我们就已经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了。而要大量推出双核产品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光是盖一个芯片工厂就需要3年的时间。而英特尔在双核产品的时候,工厂、生产线等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完全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最好的技术和最实惠的价钱。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就应该可以看出是谁在领导谁了。

增值成就合作新机会

主要观点:融合为产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在数字家庭、平板电视、手机、PDA等领域,英特尔都会展开广泛的合作,而就传统PC产业而言,融合本身并没有使它受到削弱,相反是为它提供了更大的“增值”空间。

董凯虹:国内很多厂商都非常关心与英特尔的合作问题。以前跟英特尔的合作形式相对来说单纯很多,就是OEM或ODM,大多也都在PC及服务器领域。而现在由于英特尔自身的调整,以及产业外延的拓展,与英特尔的合作机会是否也拓宽了很多?融合的趋势下,英特尔考量合作伙伴的条件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赖一龙:其实广泛的业界合作都已经开始了。英特尔跟PC厂商的合作由来已久;与家电厂商的合作也已经起步,像海信、海尔、TCL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其他领域,包括平板电视、手机、PDA等,英特尔都很看好,这些领域的合作也已启动了。

除此以外,今年英特尔还在国内联合了20多家厂商成立了“平台应用创新同盟”(PICC),这也是新形势下的新合作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英特尔的资源提供给国内更多的合作伙伴,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整合不同的资源优势,推出细分化的产品。另外,英特尔还有一系列的投资基金是用来支持合作伙伴开发和拓展新业务的。总之,英特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得到发展。所以,合作伙伴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

董凯虹: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在传统PC领域,英特尔对合作伙伴的关注是越来越淡,而对一些新兴领域如数字家庭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却热情高涨,这是不是说在融合的大势下,PC厂商的合作机会减少了?

赖一龙:抛开3C融合带来的新商业机会不谈,仅在传统PC领域机会也还是很多的。比如前不久苹果公司就采用英特尔的架构推出了新产品。由于英特尔在芯片和处理器技术上的优势,这些产品性能提升了70%,而散热和体积却降低了30%,苹果尚且如此,传统的PC厂商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随着技术的进步、散热性能的提高、风扇的减少等,PC厂商的工业设计可提升的空间更大。

所以说,3C融合本身并不是在削弱PC产业,而是为PC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增值”空间,而未来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强大的关键,也将更多地体现在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增值能力上。

至于数字家庭,它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应用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会强化宣传,关注产业链建设,培育消费者应用观念。这个产业的机会也不局限于家电厂商,我们是希望能跟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更多的新产品。

总裁感悟:双总裁制“配对”有学问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在一家企业的管理体制中有两个总裁并存,其施行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近几年国外企业的管理体制中,却常见双总裁管理模式被采用,而国内企业虽然也想效仿,但成功者寥寥,足可见其中学问奥妙。

这一次采访赖一龙,得到了与“当事人”探讨双总裁制优劣的珍贵机会。本以为“当事人”即使不会满口怨言,也应该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但事实出乎预料,赖一龙非常真挚地向我们表示:“‘双核’比‘单核’好,双总裁机制值得推荐!”

他列举了双总裁机制的三大好处:

一是减轻工作量。通常来讲,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一方业务主管,工作量都会很大,尤其是中国市场,情况非常复杂,业务量更是庞大,“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内部有一大堆的会要开,外部有一大堆客户要维护,终端客户、渠道客户、行业客户、合作伙伴、政府关系,光这些就有10多万人需要照顾,更不要说还有技术、研发、市场方面的管理,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两个人做总比一个人好。”赖一龙告诉记者,英特尔很强调工作与家庭并重,“有人分担工作量,就比较容易做到事业和家庭相平衡”。

二是减少工作盲点。“一个人看事情很难做到全面,难免会有盲点,如果有另外一个人和你一起看,就会把盲点补上去”。

三是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升。“我是做市场出身的,技术是我的短项,但我很难去跟我的员工学习技术,他正在等着我拍板,我却跟他说:‘你能不能教教我’,这很不像话。但是Jan不一样,她是我的工作伙伴,有问题我可以直接请教她,也可以不断观察她,从她身上学到我想学习的东西,当然她也可以跟我学,这个过程是很愉快的。”赖一龙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双总裁制不失为一个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的好方法。

赖一龙认为,双总裁机制施行的难度在于“配对”的学问。他提出三个互补原则:首先要性格互补。“我跟Jan性格很不一样,她很细致,我有想不到的地方,她会提醒我。况且我们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赖一龙半开玩笑地说。其次要技能互补。Jan是做技术出身的,而赖一龙是做市场出身的,这两项技能正好是做企业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因此他们各有专长,互相依托。再次要业务互补。业务分工必须明确,“Jan主外,我主内,我们配合得非常好。”(文/吴萍)

采访手记:“实在”的经理人

赖一龙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媒体面前的时候是在去年。当时GAPP计划刚刚起步,在第一站黑龙江的新闻会现场,作为马来西亚华裔的他,操着有些磕磕绊绊的中文说:“现在中国政府在提倡可持续发展,英特尔也愿意帮助中国地方电脑企业发展,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说这话的时候,赖一龙红着脸,后来才知道,原来刚刚来中国上任的他,没有习惯和中国客户打交道的方法,工作餐上“被逼”喝了不少白酒,一时之间,觉得这个做销售出身的大区经理,身上有着更像是做技术的IT人的“憨”劲。

而这次的采访再次印证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没有避讳和竞争对手的关系,没有避讳迟于对手推出双核产品的原因是产能尚未准备好,也实在地说出了与国内合作伙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赖一龙的表现,打消了记者对于采访跨国公司高层最担心的一点:说话假、大、空、绕。

“不能说英特尔成就了谁,但是确实可以看到,很多合作伙伴是在一些机会下成长起来的,比如联想、比如康柏,”赖一龙说,“凡是英特尔看到了机会,也都愿意把这些机会介绍给合作伙伴,让它们也得到成功。”这样的话,听起来相当符合一个大企业中国区高管的腔调,“这样我们才能卖得出更多的芯片。”紧接着的一句,却是实话中的实话。

“我不算是个特别冷静的人,但是简是,”赖一龙在谈到自己“双星一位”的伙伴简•安琪说,他毫不避讳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双星政策,可以使得两个人有效地互补和学习,当然也可以分担实在太多的工作量。”又是一句“实在”的告白。(文/张弦)

上一篇:马晓霖:一位战地名记的职业转型 下一篇:致垃圾邮件发信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