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4-10 02:43:40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供给和市场需求矛盾突出,而农科专业毕业生因其专业特殊性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农业科技含量总体较低,产业化、高科技的农业企业还不成...

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究

摘 要:加强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国家政策支持、高校科研支撑两方面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具有的创业优势,针对当前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必要性;创业优势;对策

创业教育理念,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21世纪这个“创业年代”,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高等农业教育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肩负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任,也须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创业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就业状况,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1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供给和市场需求矛盾突出,而农科专业毕业生因其专业特殊性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农业科技含量总体较低,产业化、高科技的农业企业还不成气候,农业仍旧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吸纳农科大学生的能力十分有限,加强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1.1提升农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延伸和拓展。研究和加强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进农科专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大学扩招以来,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开展创业教育,不仅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致富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使农科大学生成为发展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当前学校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多以理论教学为中心,以实验技能为辅助,注重培养科研型人才,而往往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当下农科专业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现代农业舞台上能够成为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的主力军。

1.2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实践证明,农业领域内的创业正是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农科专业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在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上的优势,将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还存在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缺少较高层次和技术含量的农业产业等等。作为农业大国,必须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知型农业创新人才,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等,使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现代科技化的道路。这就要求农科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知识,还要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1.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逐步进化调整为大农业结构,再继续上升到多元化产业结构。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巨大推力,这就要求有一批视野开阔、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创业者。而大多数农民的思维和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与运作模式上,难以跟上形势发展需要。开展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培养“能生产、会管理、懂经营”的农科专业创业人才,不仅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更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只有加强培养农科专业的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农业人才,稳住农业,提升农业,才能稳住我国的整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2.1国家政策为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机遇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需要的是大量农业创业型人才。农科专业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等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农科专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提供了机遇。此外,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和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为农业发展Ю戳饲八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农业领域创业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

2.2高校科研为农科专业创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

高校作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有大量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高校成果转化率不到10%,大量项目仍在“睡眠”中。低转化率实际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学生创业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依托高校农科领域科技成果进行创业,既解决了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了创业之初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没有合适的创业项目,项目风险大,没有技术依托,也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并且以大学生创业作为转化平台,也可以提高农业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同时,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也是农科专业毕业生后期创业过程中的坚强后盾,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及时为创业提供智力更新,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3.1创业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虽然很多农科专业高校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许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创业活动等同于一般的学生活动,没有将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招生就业等工作结合起来,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是个别现象,没有必要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同时,社会价值导向对农业领域创业带有一定偏见,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去创业的最大原因是传统观念阻碍以及父母的偏见。农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尽管掌握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并不愿意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奉献力量,哪怕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也更愿意跳出农门选择城市。

3.2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专业化师资的缺乏是制约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当前从事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事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团委等工作的老师,经过短期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后为学生进行创业通识教育。另一部分是农业或管理学背景的专业老师,为学生进行部分创业知识点教学。这两类教师往往自身缺乏创业经历,以纯理论的授课方式进行创业教育知识灌输,难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同时,从事教学的教师同时背负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更无法保证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3.3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缺乏专I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农科专业创业教育不简单等同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系列活动,目前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单一多以开展培训班或选修课方式进行,没有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结合实践,在进行创业培训时,多为课堂学习的形式,课程结束让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作为创业教育课程的成果体现。这样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并不能掌握真正创业需要的市场调研能力、营销技能、理财技能、沟通技巧等等技能,更无法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应用。

3.4缺乏健全的保障体系

农科大学生创业难首先难在资金上,其次是社会整体环境支持。现在国内高校农科专业大多缺少专业的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机构,缺少专项资金以及体验创业的基地和场所,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无法对毕业生的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和信息支持。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不只是高校的任务,更需要社会资源在管理与服务上给予支撑帮扶,比如设立创业孵化园,进行创业税收减免等。

4完善农科创业教育的对策

4.1提高认识,树立创业教育概念

学校学院要树立新的创业教育概念,只有从思想上解决对创业教育的认识问题,才能高度重视农科专业的创业教育。加强专项支持,加大投入,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三种能力进行培养,把它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去。创业教育还在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可以借鉴,学校学院要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农科专业的创业教育模式。同时,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打造创业光荣、创业者可敬的风气,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创业意识,抛弃农科专业学生创业是无工作可找的错误观念,抛弃农业领域从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错误心态。在树立创业意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

4.2加大投入,建立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水平。农科的专业课老师,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农业领域创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更加了解;思政工作、就业指导老师,他们有短期相关知识培训,能进行创业通识教育。但是他们都缺乏创业经历,缺乏实践。建立一支高素质、适应创业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相结合来完成。“送出去”是指鼓励和选派部分农科专业创业教育老师到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技术水平,同时鼓励现有老师以挂职的形式到农业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或鼓励部分老师兼职创业,以此提高教师对创业的认识以及创业实践能力。“请进来”是指邀请优秀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授课老师和实践指导老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课程,介绍创业经验,传授创业技能,解答创业迷惑,激励创业信心等,他们的指导对学生创业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一进一出”,打造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覆盖面广、适应性强的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4.3改革创新,构建农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农科专业要构建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个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创业平台,三方面相互延伸,形成一个开放、立体的分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创业教育应纳入农科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与专业教育相协调的教学计划,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中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提升,贯通四年,第一阶段为创业启蒙教育,通过创业讲座、企业参观等途径启发学生创业兴趣;第二阶段以创业理论教育为主,开设创业所涉及的法律、创业管理、创业营销等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创业理论基础;第三阶段以举办各类创业活动为载体感受创业、模拟创业,强化学生创业认识。

创业教育课程应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开展,两者内容相互渗透融合,同时可将那些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优秀案例引入课堂,激发农科专业学生创业热情。农科专业掌握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并与市场、生产紧密结合,在体系实践环节,可以利用自身特色开展农业领域创业计划大赛来模拟农业产业市场发现商机、制定创业计划、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可以组织学生去涉农企业养殖、生产、经营等一线实地考察来拓宽他们的创业思路和创业信心。关于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创业教育开展成效如何等问题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农科专业创业教育评估机制来解决,可借助校内学生、教师和校外专家、校友评价等方法建立创业教育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促进农科专业创业教育全面健康开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4整合资源,架设学校社会保障平台

学校学院要建立健全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在政策保证和经费保障上。要为学生创业搭建创业实训平台,可以在农科专业科研基地中专门开辟一块大学生创业基地,免费给有创业热情有成熟创业项目的学生利用。要成立创业指导咨询机构,提供法律援助、政策解读等支持,为学生尽量提供更多的跟踪指导和创业服务。要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利保障的资金资助,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或大学生创业奖励资金,缓解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问题资金困难,扶持大学生创办涉农领域企业。高校不但要重视和推进创业教育,而且还应该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实际上,农科专业在技术类专家方面一向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农科院、企业家、孵化器、科技园等都有密切交往,学校应利用此优势,有效地开发和整合外部联系的各类创业资源,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金海燕,红梅.发扬求是创新精神探索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

[2]高扬帆,李景,杨萌.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5).

[3]孙细望,孙文学,李红.农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09(25).

[4]周雪.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5]朱晓芸,梅伟惠,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09).

上一篇:新时期课改下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把握重要的几点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