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网络新闻评论

时间:2022-04-10 11:51:25

漫谈网络新闻评论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新闻评论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和蒸汽机与电的发明一样,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有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其中就把网络时代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比之于蒸气机的发明引出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包含了信息源的变化,因而人们也把21世纪称为互联网的世纪。

互联网进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成为一种工具,而且正在演化为一种政治。网络媒体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网络时代的世界,是信息爆炸、个性张扬的世界,是智慧闪烁、创新泉涌的世界。虚拟世界,别有洞天。一进入网络,在人民面前呈现的是一派无比丰富、无比活跃、无比鲜美的新天地。即时的信息传播,开放的思维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交互的创新意识,包容的承受心态,激扬的文字表达,多维的视听景象,把网友们深深地吸引住,舍不得离开。

互联网的影响这几年来急速扩大。互联网是最少过滤的信息中心,是未经修饰的意见平台。互联网是连接领导和网民的一个重要通道,是领导听取百姓意见的开放空间。2003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对一位参与防治“非典”的一线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2006年在全国“两会”结束后,总理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一开场就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还要说一下,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要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就此话题引发了一场讨论,相关帖文累积点击超过6万,跟帖数千。总理的这番表述,使“发展论坛”的影响力在短期内急剧提升;而通过网络向国家最高领导层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成了一件常事。

中国的高层领导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社情民意,是中国政治的一大进步,是现代科技帮助中国政治实现了这个进步。互联网是顺风耳,是千里眼,是晴雨表,若好好利用它,善于顺势而行,善于为我所用,加上执政为民,廉政爱民,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温总理的一番话,受到网民们的赞扬是受之无愧的。一位网民感慨地写道:“一国的总理在参加‘两会’记者招待会前,首先通过新华网看看普通老百姓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这件事不仅可以打消那些曾经怀疑网上参与者的顾忌,而且还鼓励了千百万的网友,激发他们一如既往地谈论国事的信心,并将起到一种召唤作用,使关心国事的人更加多起来。作为一名网友,我为总理的行为叫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中国网络媒体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影响力、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表明,它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网民的人数呈几何级数增加。截至2007年6月底,网民已超过1.62亿,其中1.22亿人通过宽带上网,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网民也已达到4430万,网站数量已达到361万,而且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应该看到,网络新闻以其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畅通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其发展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使传统媒体只能望其项背。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又以其极强的互动性,为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话语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据保守一点的估计,约有70%的网民都曾上网发表评论。这既刺激了受众的表现欲和发言权,活跃了政治生活中的民生气氛,又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和进步。

网络新闻评论的崛起

正是在上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应运而生,而且呈蓬勃发展之势。它的发展前景,一天比一天看好。

实践表明,互联网上的时评和论坛,已经成为网民发表言论的广阔天地,为网民提供了评论写作的极大空间。每当一条重大或热点新闻之后,总会有无数网民跟贴。譬如,新华网转贴了一篇论述刘翔精神的文章,即刻引来12200多条跟贴,出现了各抒己见、议论风生的局面。应该说,互联网上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也是社情民意的一个风向标,是保障言论自由和发扬政治民主的一个新渠道。近年来,党中央几次发文,要求各地各级网站进一步重视网上评论工作,加强评论队伍建设,积极主动引导网上舆论,掌握导向的主动权。

网络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网络媒体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评价性意见,是网上新闻传播十八般武艺中的一种别开生面的常用武器。全国网络的领头羊――人民网自2001年3月起,推出评论新栏目《人民时评》后,每天刊出一篇新闻性评论文章,受众甚多,声誉鹊起。在已经发表的大量评论中,75%以上的篇目进入了人民网当然新闻阅读量排行榜的前10名。人民网每天更新新闻和信息数千条,最高日访问量超过1000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能进入前10名,实属不易,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指标。而且,不少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纷纷转摘或摘发《人民时评》的文章。上海东方网也是如此。它从2000年5月一开办就设立了《今日眉批》评论专栏,2001年1月1日起,又进一步突出了《今日眉批》的原创性,由总编辑直接主持,约请社会上的知名之士担任特约评论员、专家评论员、社科院评论员、市级机关评论员、共青团评论员等七支评论员队伍,共计200余人。从2006年1月1日至年底,发表网络评论3700余篇,日均10篇以上。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中央各大新闻网站和地方各重点新闻网站,都先后开设了原创评论栏目,组织起自己的评论员队伍。

网络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评论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网络评论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反应,网上热评;公众参与,各抒己见;由小见大,点到即止。网络评论的迅猛发展,又说明网民已不再满足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还期望通过网络评论来得到对新闻事件的最新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网络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目前而言,起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它可以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重大部署,开展正面引导;可以围绕网上热门话题,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释疑解惑,坚持导向;可以针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澄清是非,掌握主动;可以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尽快披露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把谣言传播的空间压缩到最低程度;此外,还可以把网上舆情跟踪、引导和有害信息的处理紧密结合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网络评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一句话,网络评论的兴盛和发展,为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的坦陈己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从而帮助公众为实现理想中的社会公器功能之一――“意见市场”功能,大大前进了一步。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的。目前国内

网络的新闻信息不可谓不多,无论是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还是千龙网、南方网、北方网、东北新闻网、红网、辣椒网等,每天的信息更新量都在数千条,这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相比的。但是从传播的角度而言,信息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接受传播的公众必然会对信息的排序和筛选提出要求,进而希望有人能对当前最关键最重要的新闻信息,进行有说服力的权威的分析和解释,给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不少网站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在设立评论栏目时都有明确的定位。如人民网提出的“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民众关心的热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以及东方网提出的“天下大事,均可评论”等,就体现了这一点。诚然,网络新闻评论还处在成长的初期,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但就目前而言,已初步显示了它的特点和优势。就时评政论来说,报纸的评论与网络的评论是相通的,没有本质的不同。但较之报纸评论,网络评论的确又有其独特的优点。下面,试以东方网的《今日眉批》为主,作一点分析。

1. 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网络新闻的重要特点,就是快速及时,力求同步传递。网络评论同样如此,应以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见长。网络评论,经鼠标一点,一秒钟之内就由北京、上海传输到东方网,经过编辑之手,短则一小时,长则半天,即可发表。其发表之快速,令人叹为观止!这种传播的即时性,不但报纸杂志难以比肩,连广播、电视媒体也自叹不如。之所以取名《今日眉批》,主要有两点寓意:一是对今日之事的评论;二是像眉毛那么长的批语。两点寓意都要求文章写得短、写得快。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文章的质量。网络评论的即时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对国内外的各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即时发表评论,一般传送出1小时左右即可上网发表。今后这方面的时间要求会越来越高。2001年7月13日22时15分,北京以56票的绝对多数,获得了2008年世界奥运会的主办权。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东方网于当天22时20分发出了快讯,接着滚动式地发表了系列评论:22时40分,发表第一篇《那一刻,我们赢了!》;14日零时01分,发出第二篇《让我们相约2008!》;14日13时01分,第三篇《为祖国喝彩》;14日13时02分,第四篇《杨澜的泪水》;14日17时27分,第五篇《在巴黎度过历史时刻》;14日22时14分,第六篇《卫星背后》。在一天里,东方网对北京申奥成功一事连续发表了6篇新闻评论。同样,中美在南海上空撞机事件发生后,人民网随即刊发了《质问美国劝告美国》、《美国霸道作风八年不改》等评论,发挥了正确而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访问量一度突破四五万人次。我国著名杂文家、原文汇报总编辑陈虞孙说过:“油条总是趁热吃好。一篇文章压得太久,好比一根油条在冰箱里放了几天,再拿出来吃,就呒啥吃头了。我希望在报纸上能‘吃’到更多又香又脆的热油条。”纸质媒体尚且要求这样,何况网络媒体呢?

2. 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网络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形象和诚信度。因此,评说世态万象,一定要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东方网《今日眉批》提出:“言人之所未言,发他人所未发。”它所发表的不少评论,锋芒毕露,有思想,有见解,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在这方面,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也公开亮出自己的办栏宗旨:“明白和公正”。2002年4月3日,《人民时评》发表盛大林所写的《能否拿执法人员是问?》一文,就近些日子河北省白沟镇、浙江省温岭市、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市长辛店乡等地的皮制品加工作坊接连发生苯及其化合物职业中毒事件,导致很多打工者患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事件,发表评论道:“靠用工者的良心发现和自律肯定不行,逐利的本性以及高额利润的诱惑,常使他们铤而走险利令智昏;靠打工者的自我保护显然不够,以为他们是弱势群体,而且只是水平大都不高,常常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或者不敢维护自身的权益;靠新闻舆论的监督更是太迟,因为等到记者知道的时候,悲剧往往已经发生;最可靠的还是法律保护……依法监督生产企业的劳动环境,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不受侵害,正是劳动、卫生等执法部门不可推卸的职责。”作者进而提出要拿执法人员是问:“对于接连发生的打工者中毒事件,劳动监察及卫生执法人员确实应该深刻地反省了。”这样尖锐的意见,在传统媒体上似不多见。

2006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被免职后,上海的网上在第二天接连发表六篇评论,题目分别是:《必然的归宿》、《拔出一个更大的“萝卜”》、《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久走夜路,要撞鬼》、《又看见了“牛栏关猫”》。作者严宝康写的评论《必然的归宿》调侃而又辛辣地指出:“还有一个月,就要满60周岁了。原本是‘高风亮节’,随史流传,却不料,晚节不保,骇浪惊涛,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翻船于小小的阴沟洞,这正应了一句老话――老话怎么说来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多行不义必自毙。”9月29日人民网发表的郑根岭写的《从案谈官员周围的“气候”》一文,同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北二陈’、两个位高权重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时隔10个年头先后落马,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其周围‘气候’害了他们。不管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人的原因占了大头,反正是源于有那么一个不健康的‘气候’。这就向官员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执意营造贪腐的‘气候’,还是精心营造健康的‘气候’,关乎自身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切不可等闲视之!”网民们十分欢迎这些尖锐泼辣的评论,他们发来跟贴道:“大快人心之时,也让人感到寒心,为何腐败会出现在高官身上?国家的监督机构在做什么?难道一夜之间就变坏了吗?为何没有及时发现这种现象?”

3. 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网络评论拒绝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倡导自由探索,力主平等交流,为公众提供民主的讲坛,构建说话的平台。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网上网下实行联动,与传统媒体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受众的反应不同,它一般在网上的同时,就引来网民的评头论足,有人喝彩,有人反对,直抒胸臆,各陈己见,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话语空间。譬如,评论《我看上海楼市》上网不到1小时,就引来众多网民议论纷纷,有人说文章作者是“既得利益代言人”,甚而有人指责其“一定有好几套住房在说风凉话”。当然,也有不少网民支持文章的观点,为作者的“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叫好。此外,报纸发行受地域制约,广播播发受频率影响,电视传送受频道限制,而网络则将偌大的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使网络评论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瞬间可以到达全球的家家户户。

4.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小到随地吐痰、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等社会问题,都可以引发议论。而且,切入的角度灵活多样,文章的风格也力求朴实、

平易,要充分注意到与普通的传播对象平等交流的关系。《人民时评》的文章大体分为政治、经济、国际和其他四大部分,这其中政治部分主要涵盖国内领域。在上述四大领域中,又有许多分支门类,有广泛的题目和内容。东方网的《今日眉批》实行滚动发表,最多的一天,居然发表了14篇评论。作者也可天天写,不受篇幅、数量的限制。有一位特约评论员,常常是日发两文,一月最多发稿48篇。网络评论害可以互相争鸣、互相探讨同一题目,也可以发表两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平等的友好的讨论。网上的原创评论,还可以用漫画评论的形式来表达,同样能够做到别开生面,赢得很高的点击率。一篇题为《洋无赖》的漫画评论,画了一个头戴钢盔、身穿迷彩服的美国大兵,他昂首挺胸地说:“我是流氓我怕谁!”文字说明是:“一洋无赖某日自语:‘京都协议书我签了,签完后我就是不执行;科索沃、巴格达我炸了,炸完我还要制裁你;到别人家门口撞坏别家飞机我错了,错了我不认错……你们尽管谴责吧,有本事就用口水淹死我,要我认错?哼哼,没门!”真是聊备一格,生动活泼,呈现了网络评论风格的多样化。

跟贴也是网络评论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短而精的评论。三言两语,随写随发,一针见血,一吐为快。2006年9月25日,被宣传立案查处后,网上欢声一片。截至9月28日深夜,短短三天,新浪网相关留言总数达到88500条,网易累积留言为21081条,搜狐网累积留言为13757条,以上三家网站留言总数高达123000条。

网络新闻评论的拓展

网报互动、网台互动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事物,也是把网络新闻评论移植到传统媒体上的一大创造。这无疑为传统媒体的评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更有现实针对性,更有广泛的公众性。

东方网于2003年9月,率先和上海《城市导报》开展了网报互动,《城市导报》定期从近一周内东方评论专栏发表的网络评论众挑选六七篇,以一个整版的篇幅集纳刊登。接着,东方网又同《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和《劳动报》的“论吧”专刊合作,在报纸上刊登网络评论,每月四五篇不等。此举开了网络评论在传统媒体上发表的先河,实现了报纸对网络评论的资源共享,这既有利于调动网络评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网络评论的作用,扩大东方网的影响。

时隔两年之后,即2005年9月5日,东方网又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新闻频率”合办《990评论》,实行网台互动。《990评论》由东方网评论部供稿,作者基本上是以特约评论员位主体。他们大多是传统媒体的资深作者,又积极活跃在网络评论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强的写作水平,在广大读者和听众中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稿源十分充足,不愁无米之炊。由于这支队伍比较熟悉网络评论和广播评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所写的评论既符合传统媒体的要求,又能显露网络评论的锋芒,因而网台互动播发后受到普通好评。一位网友评论道:“网站和电台结缘,资源共享,不愧是优势互补、惠及受众的一个善举!”这不啻是新闻展现改革和发展中的又一个新事物。

2006年8月,东方网还和《解放日报》合作,及时将该报理论版上“群众点题,专题回答”专栏内的文章在网上刊出,并把网民对理论文章的意见和出的题目反馈给报社。这样做,既扩大了东方网和《解放日报》理论宣传的影响,又有助于报社改进工作,使理论宣传更有针对性,更加贴近实际,更为生动活泼。在尝到甜头之后,2006年10月,《解放日报》继续和东方网携手,联合推出“网上热线,当报声音”专栏,每周三次刊出由东方网提供的评论二三篇。在党报上开设网评专栏,这是报网互动的又一个新举措。一位著名学者说,由东方网和广播、报纸实行网台互动、网报互动,这是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进行跨媒体合作的有益探索,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岂止在上海,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不少网、报、台都有这方面的实践,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创造了新鲜的经验。

近年来,作为网络评论的一种崭新表现形式,博客(包括播客)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博客,就是上网者把包括日常生活、所思所想、时局信息等在自己的网络日志里,以引起网友的阅读兴趣。1998年,世界上最早的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绯闻案,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博客”的魅力。作为一种新兴的资讯载体,“博客”网站对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时下,不少网络评论作者都开放个人的“博客”网页,或把自己写的文稿收集进去,或随意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可以说,“博客”这种别开生面的评论形式还没有完全被公众所认识,我们应积极而审慎地对待它。

网络新闻评论的新课题

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网络新闻评论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新课题,亟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归纳起来,主要又以下三点。

1. 责任意识欠缺,时有负面东西

网络的虚幻性和自由性使得人们在网上的言论有时可以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加上互联网上管理的不严、把关人的缺乏,也为一些虚假言论、不负责任甚至错误言论的横行提供了便利,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只要我们在网上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少数网络评论作者中,有的语言粗俗,恶意伤人,相互攻讦以至谩骂;有的拉大旗作虎皮,以损人利己为自娱,职业道德与自律意识淡薄;有的政治素质低下,无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在文章中甚至出现了不但低级、庸俗且反动的、危害国家利益的语句,使人不忍卒读。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网民身上,但对网络媒体造成的伤害不可小觑。据权威部门对不同媒体传播效果的抽样调查显示: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广大受众的参与度。网络媒体独占鳌头,但信息的真实性和舆论的权威性,非传统媒体莫属。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说,网络评论是社会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公器,应该为公众获取信息、交流、沟通、互动提供一个可靠的重要平台。每一位网络评论作者,应该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应该自律、自尊、自爱,从而让网络新闻评论在疏导和提升社会情绪方面,在推动整个社会走向健康、走向文明和谐的进程中,一句话,在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 自产自销不够,质量有待提高

现有网络新闻评论,自产自销不太稳定,多半还是刊载或转发传统媒体的评论,当然也有直接利用连接方式将网友的评论送上网页的。上述内容,受众多半是可以通过传统媒体直接获得的。因此,看评论文章是上网还是看报,其答案不言而喻。再说,虽然各网络媒体均在互联网上设立了论坛,为网络用户提供就新闻和社会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的场所,且以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方方面面的网民广泛参与。但由于网民成分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新闻评论的质量也是千差万别,总体而言,题材重复、写法老套的应景之作多,故弄玄虚、缺乏新意的表明文章多。这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前途,委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网络评论要得到受众的广泛专注及认可,并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就一定要严字当头,在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刻意求新,不断开拓,树立自己的权威优势,并最终打造自己的品牌,再发挥品牌效应,起到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3. 缺乏自律自尊,热衷“群发”拼接

有的作者写好一篇网络评论,往往不满足于给独家单发,而是利用电子邮件的“群发”技术,同时法向十几家媒体,搞“广种薄收”,结果搞得重复采用的新闻媒体十分被动。还有的作者,不经过艰苦的思想劳动,常常采取一种“拼接”的速成法“写稿”,即在买来的软件上输入几个关键词,软件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章,然后截取他人文章中的段落,并自动拼凑成一篇“新作”,再“群发”到若干媒体的邮箱中。有个别作者甚至将自己一年以前发表过的评论,拿来改头换面,只是重新更换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由头,文章标题以及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就这样轻易投给网站。以上种种不讲诚信,不讲文章道德的做法,是我们网络评论作者所万万不可取的。西方文论家狄德罗说得好:“真理和美德是两个密友。你想当作家,当批评家吗?情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要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具有“铁肩担责任,热情铸文章”的志向、底蕴和胆识。怕这怕那,畏首畏尾,老牛破车,得过且过是写不好网络评论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网络评论综合性、渗透性、边缘化和易碎性的特点,少一点刻板和说教,多一点睿智和幽默,多运用“网络语言”,写出有深刻社会意义、能触及问题本质、为广大网民所欢迎和认同的文章。

上一篇:变迁中发展的《新中华报》 下一篇:在现实、记忆与想象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