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医院在哪里?

时间:2022-04-10 11:19:52

干净医院在哪里?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验:到医院看病或探病时,走进洗手间,地上湿滑、便器脏污、垃圾快满出桶子;躺在急诊室抬头往上看,天花板一团水渍或霉菌斑点,真担心会掉落在脸上。

你可能也去过国际连锁咖啡馆或五星级饭店,大厅干净明亮是基本要求,厕所内的洁净清爽就好像自己是当天第一个使用的人,墙壁上的清洁确认单显示,清洁人员被要求每隔半小时清扫一次。

相较于餐厅、大饭店,医院对民众的健康冲击应该更高度相关吧,但干净这件事对医院来说,似乎不甚重视。

吓你一跳的院内感染

相关的研究在2007年4月美国健康照护流行病学会年会纷纷登台。波士顿大学研究者检查49个手术时发现,半数以上应该消毒完全的器械竟然被忽略了。另一项研究针对康乃狄克州、马萨诸塞州与华盛顿特区20家医院的住院病房,迎接新病人时竟然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病房没有打扫消毒完全,留下脏污。马里兰大学研究指出,65%的医师与医事人员坦言,即使知道白大衣脏了该洗了,也没有力行至少一个星期送洗一次的基本清洁。

也难怪,英国卫生部下令2008年开始禁止医生穿白大衣,理由是,白大衣长袖袖口部分容易附着细菌,连手表、珠宝与领带也一并禁止戴。虽然各医生团体强力抨击新措施,但英国卫生部仍执意施行,不愿悲剧重演。

在2004~2006年间,英国梅特斯通医院暴发严重的院内感染,震惊全国。高达90位住院病患相继感染“梭状芽孢杆菌”而死亡,愤怒的病患家属指责医院淋浴间发霉、水槽甚至医疗器材生锈,如此不注重卫生环境,使得原本应协助恢复病人健康的医院变成了夺命医院。

魔鬼总是藏在细节里,除了看得到的脏污,还有更多细菌躲在暗处伺机而动,像是听诊器、血压计套袖口等上面都可能沾染。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血压计套袖口上都有梭状芽孢杆菌。当您卷起袖口手臂量血压时,病菌很可能随着手腕、手指、指尖一路旅行到嘴巴,进入体内。一旦感染,易引发腹泻、腹痛、发烧、白血球上升、结肠炎、脱水甚至败血症、休克死亡。

院内感染,世纪之毒

各种病菌随病人、医护人员与各种医疗设备、建筑互相交流,隐身定居在医院各角落,院内感染可能随时一触即发。被称为“世纪之毒”的院内感染,堪称目前全球医界最重视的热门议题,也是当前病人安全重点工作。“减少健康照护相关的感染风险”已经被列入2008年美国病人安全年度目标之一。

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非常复杂,进行侵入性医疗行为是其一,例如有些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注射,原本皮肤好端端的,因为插静脉导管让皮肤表皮产生破洞,细菌透过洞口进入体内;或者像是气管插管,空气经过管子进入肺部,如果再加上抽痰,管子需往很深的地方抽痰,等于将细菌带入原本不易到达的身体深处;导尿管也如此,细菌可堂而皇之深入膀胱内,这些都是住院病人容易感染的原因。

外科手术过程中也可能惨遭感染,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将手术麻醉风险分五级,国外有项大规模研究显示,1~2级手术(如单纯性阑尾炎)的感染率为1.9%,3~5级(例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衰竭的患者腹部血管瘤破裂)则高达4.3%。整体来说,监控手术部位(SSI)的感染率平均为10%。

病人本身抵抗力差,如果治疗过程又需要特殊处置或工作人员大意,的确容易引发院内感染,也因此许多感染科专家共同指出,院内感染不可能完全被控制。根据国外研究,有些院内感染来自病人本身体内的病菌,有些是因必要的治疗方式无可避免会感染,有些菌很自然就会出现在生理盐水、温度计、导尿管上。

医生,请问你洗手了吗?

从可以预防的部分来看,还有许多地方需加把劲,目前最迫切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遵从率。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成立病人安全联盟,提出的第一个宣言就是“干净的照护就是安全的照护”,手部卫生是当务之急。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医护人员的洗手遵从率达90%。

进出医院后的双手最多可验出八万多个细菌,比马桶脏600倍,相当吓人。为了便利医护人员及民众洗手,各医院应该广设洗手乳或酒精干洗液、擦手纸,这么基本的要求,如果医院能认真执行,才是全民之福。

加强侦测加护病房

加护病房是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区,有数据显示,如果住进加护病房一星期,运气好,没死,有50%的机会得到院内感染;如果两个星期还没死,得到的几率为80%;如果三个星期还没死,则有100%的几率得到院内感染。

比艾滋病毒还可怕的超级病菌来了

2007年10月,美国CDC研究发现,每年约有超过9万名美国人因感染“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而死亡,超过因染艾滋病毒而死,整体发生率约每十万人之中就有32人会受到侵袭性感染。

被喻为超级病菌的MRSA让院内感染更棘手,美国医疗院所病患中,每1000人就有46人受到影响,尤其开放性伤口与暴露在接受侵入性的医疗处置,例如放导尿管、打点滴,细菌随着伤口或打针后的细口进入体内。一旦感染MRSA,可能出现各种体内发炎症状,像是皮肤软组织发炎、蜂窝性组织炎、关节炎、骨髓炎、心内膜炎、肺炎甚至引发败血性休克死亡。

令人忧心的是,超级病菌MRSA已从医院窜入小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监狱及都市贫民区也出现群体感染。感染MRSA的风险因子除了环境具封闭性、居住拥挤、文身(有伤口),静脉注射与清洁卫生不足也是危险因子。

MRSA绕着地球跑,横越大西洋,2006年底袭击英国西米德兰德斯医院,造成8人感染,2人死亡。澳洲维多利亚省约30家医院也惨遭感染,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内超过1600人感染,约123人死亡。环球旅行使得MRSA已对普通抗生素(例如青霉素)产生抗药性,治疗日显困难。

除了超级细菌MRSA的抗药性明显增加,鲍氏不动杆菌(俗称AB菌)俨然新秀跃上舞台,对最后一线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比率从不到3%(2002年)大幅度提升至32%(2006年),也就是说,平均每三个感染AB菌的病人,就有一位几乎无适当抗生素可使用。

被封为“院内感染头号杀手”的AB菌跟MRSA同为接触传染,住院病人长期卧床、插管、使用呼吸器或免疫力低遭受感染,严重会引起肺炎、败血症,致死率高。

目前院内感染常见的病菌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AB菌,还有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此外,癌症病人、免疫不全或长期住院的病人也易得到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

看不到的细菌躲在暗处,蠢蠢欲动,有些死角需要医院再加强清洁消毒,例如儿童玩具与书籍,小病人玩过的玩具或故事书如果没有仔细消毒,下一个儿童一摸,细菌轻而易举攻占新宿主。

又例如护士站的桌面或病床栏杆、门把等都可能充满病菌。有些需要医护工作者配合,例如多洗手,护理人员接个电话没洗手转身顺手帮病人换药或抽血,很可能就感染了。当然,也须病患家属配合,进出医院记得认真洗手,避免传染给家人,也为降低院内感染尽份心力。

哪些人容易得到院内感染?

65岁以上长期卧床者、幼儿、糖尿病、癌症、洗肾、心肺功能差、进行移植、侵入性检查(例如胃镜)或使用类固醇、抗生素、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者。

上一篇:中国至少有十万“渐冻人” 下一篇:战“痘”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