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巨大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时间:2022-04-10 10:44:18

11例巨大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的特点。方法:对本科2004~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11例巨大脑膜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不全切除2例。术后3例复发,随访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发现脑膜瘤后应早期行手术切除,手术效果良好。

[关键词] 脑膜瘤;诊断;治疗;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9.4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61-02

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Amirjamshidi A[1]报道其占成人原发颅内肿瘤的10%~20%。王忠诚[2]报道占同期原发肿瘤的19.2%,仅次于胶质瘤(40.49%),位居第2位,一般认为肿瘤>7 cm者为巨大型脑膜瘤[3]。现对本科2004~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11例巨大脑膜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3~70岁,平均53岁,病程2 d~13个月,平均4.8个月。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8例,抽搐2例,视物模糊及嗅觉减退1例。

1.2 影像学检查

5例行CT平扫检查,表现为或稍高密度占位,边界清楚4例,囊性改变1例。11例全部行磁共振增强检查,其中均匀一致强化8例,肿瘤中央囊性坏死3例, 1例行DSA检查,显示为大脑前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供血,上矢状窦前部闭塞。侵袭性生长4例。肿瘤周边明显水肿7例。肿瘤部位:大脑凸面5例(额部3例,颞部1例,顶枕交界1例),位于侧脑室内3例(侧脑室三角区2例,额角1例),位于大脑镰旁、顶叶脑实质内及前颅窝底各1例。肿瘤大小:按肿瘤长径计,本组肿瘤直径均>7 cm,其中最大者直径为14 cm。

1.3治疗方法及术中所见

11例均行开颅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大多与硬膜紧密粘连(其中侵袭颅骨3例),位于侧脑室内3例,均起源于侧脑室脉络丛。肿瘤质地大多坚韧,血供丰富,边界清楚。3例囊性改变者囊液为浅黄色。

2结果

2.1疗效及随访

肿瘤全切除9例,不全切除2例。随访10例,随访时间最长7年,最短4个月,平均3年,术后3例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8、14及23个月,均行2次手术切除。其余均恢复良好,正常工作,生活自理。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2.2病理结果

纤维型5例,内皮型2例,混合型3例,砂粒型1例,细胞生长活跃者5例。

3讨论

3.1 巨大脑膜瘤的诊断

脑膜瘤影像学特点鲜明,应用CT及MRI明确其临床诊断并无难度。真正有难度的是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能进行相应检查,早期诊断。本组11例,均为入院前出现典型症状及体征,才进行检查,获得确诊。入院前都有一个缓慢发展及进行性加重的过程,均未做到早期诊断。笔者认为早期诊断的难度大原因主要在于脑膜瘤多位于在脑外非功能区,生长速度缓慢,早期鲜有局灶症状,随着肿瘤缓慢生长,脑组织逐渐适应肿瘤的压迫,因此,即使肿瘤形成巨大的占位,周围脑组织严重受压变形,患者症状仍可以较轻微。此类患者自身多缺乏健康意识,对缓慢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有足够的警觉,同时在就诊的过程,医生未详细向患者说明行CT及MRI检查的必要性,最终导致患者忽视医生的建议,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在本组研究中,有3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表现比较特殊,为间断一过性头痛,原因考虑为侧脑室内空间较大,肿瘤可在其中活动,可能为暂时阻断脑脊液循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肿瘤移位后颅内压恢复正常,头痛随之缓解。其余入院时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相应的症状及体征都有缓慢发展及进行性加重的过程,在病程中患者均曾被医生建议行头部CT或MRI检查,未被其采纳,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定期对易患人群实行全身体格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此类疾病,早期诊断。

3.2 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脑膜瘤治疗的首选方法[4-5] ,虽说切除1个不大的脑膜瘤并非困难,但因巨大脑膜瘤供血丰富且常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在保证良好生存质量的前提下全切肿瘤,仍非易事。 结合文献,笔者总结出几条经验:首先,术前应综合分析MRI、CT、DSA,充分了解肿瘤大小、基底部侵犯的范围;重要结构受挤压的情况;神经受累和血管代偿状态;肿瘤供血是否丰富、肿瘤周围水肿的严重程度及静脉窦受肿瘤挤压后通畅程度和瘤周静脉回流代偿状态,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尽管根据临床及影像资料可以设计肿瘤全切方案,但仍要根据术中情况,将保证生存质量放在首位来决定切除程度。其次,手术尽量采取大骨瓣,这不但不会影响脑皮质损伤,相反有利于手术操作,术野宽大,能充分暴露肿瘤的基底,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这样可以避免过多切除肿瘤周围脑组织和损伤血管,避免止血困难。但因巨大脑膜瘤要做到完全暴露是困难的,可先按层次分片状或块状切除。使瘤体缩小后,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间隙松解,易于在蛛网膜间隙分离而不会造成组织损伤。对确认进入肿瘤的供血血管电灼切断,横越、被挤压或包绕的血管仔细分离保护;中央沟静脉及肿瘤周围粗大引流静脉,术中必须妥善保护,否则极易出现术中急性脑肿胀和术后的恶性脑水肿而产生恶性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Amirjamshidi A ,Mehrazin M ,Abbassioun K. Meningiomas of thecentral nervous system occurring below the age of 17 : Report of 24 cases not associated with neurofibromatosis and reviewof literature[J]. Childs Nerv Syst ,2000 ,16 (7):406-416.

[2]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58-459.

[3]KAT Y.Appropriate interval between embolizafion and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2,23(1):139.

[4]沈建康,史继新,刘承基,等.巨大斜坡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3):152.

[5]蒋字钢,向军,陈放斌,等.桥小脑角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1):26-29.

(收稿日期:2010-03-02)

上一篇: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 下一篇: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