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时间:2022-04-10 03:47:47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与挑战的世纪,二十一世纪需要人才是具有“开拓型”的人才,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培养新世纪的建设和创造者,在幼儿期,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外,还要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奠定物质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去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呢?

一、激发幼儿动手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利用游戏来和愿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操作与实践的机会。

(1)角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通过动作来表达的,如用身体的摇晃表达在“船上”,再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幼儿自然在游戏中去模仿成人的劳动,给孩子穿衣服、喂饭、洗脸、梳头,学习叠被子,炒菜、洗碗,打扫卫生等,游戏结束后,还要学习收拾整理玩具材料等。

(2)体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体育游戏中开展拍皮球练习,跳绳练习,还有转呼啦圈,跳皮筋、踢毽子、骑自行车等,都能很好地促使幼儿动手、动眼、手脑并用,以及肌体的协调运动。

(3)科学角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科学角或科学室中做小灯泡接通干电池的实验,物体的沉浮实验,虹吸现象的实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弹力球,磁铁玩具等,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去动手操作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为幼儿创造动手实践的条件

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操作实践材料,是幼儿动手的物质条件。

(1)教师要充分利用成品的玩具和材料,让它们在操作中发挥作用。

(2)要多给幼儿提供半成品以废旧物品为主的原材料,可供不同能力水平地幼儿需要,如提供纸工活动后的各色纸屑、纸盒、饮料瓶、易拉罐、鸡毛、雪糕棍棒、线轴、彩色旧毛线、各色布头等。

(3)作品展览活动,将幼儿平时所做得泥工、绘画、折贴、插塑、自制玩具等作品收集起来,供幼儿参观学习,去激励幼儿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环境创设活动

环境的创设,应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现代教育观。

一年四季的墙壁画得更换,节日活动的环境布置,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参与活动过程。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由于幼儿身心愉悦,无过多的束缚与规定,幼儿能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操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由于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收集、布置和整理工作,最终幼儿看到和享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与成果。

四、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并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

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劳动的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使之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将来更好地为自我和他人服务。

(1)多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如利用泥工活动、折纸、剪贴等,训练幼儿的手指肌肉的发展及手指的协调能力,利用打击乐 促进幼儿敲击节奏的协调,利用拼拼、折折活动训练动作的灵活性。

(2)强化值日生工作

对值日生的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如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整理图书、玩具、餐具、桌椅、清扫地面,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等。

(3)开展园地劳动,经常带幼儿到班级种植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种植活动,如整理田地、拔草、浇水、选种、播种、观察、记录生长等,这些劳动都有利于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地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和爱护劳动成果。

五、密切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家庭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幼儿园或班级可通过“家园之窗”专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想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和家长之间还可以采取便条交换,信息反馈等途径,保持教育上得一致。

由于幼儿的依赖性较强,工作难度较大,家长应从新世纪需要的人才观出发,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不要太溺爱孩子,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去动手、动脑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怕挫折,鼓励幼儿多动手参与生活劳动,获取经验和技能,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成才。

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体适应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快乐识字 轻松学习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