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2-04-09 06:20:18

浅论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037—01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办好、办活特色节目,吸引大众关注,提高节目收视率,已成为当前必须思考的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更好地推动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 节目 创新 发展

当前,县级广播电视应该以“三贴近”作为落脚点,转变传统的节目形式,明确节目定位,加快创新步伐,以更好地发挥县级电视节目影响力,提高收视率。结合当前各级电视台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加强对自身优势的关注,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从以往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来看,过于强调权威性,忽略了可视性、贴近性等重要作用,缺乏创新的眼光与手段,严重制约县级媒体的持续性发展。因此,针对县级电视台的突出问题,必须在节目创新与发展方面做出大胆尝试与实践探索。

1、强调对农节目的基础地位

县级电视台作为我国的基层媒体,其服务对象大部分面对农民。因此如何吸引农民受众群体的眼球,办好对农节目,是县级电视台亟需思考的话题;对于农民受众来说,期待节目具有实用性,可对自己的生活、生产等起到帮助作用,以百姓的实际需求为着眼点,做足“农”字的文章,真正做到关注农民、了解农民,做农民的好朋友。例如,天门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天门电视台《垄上行》、《垄上大讲堂》及《天门农情站》等栏目,以天门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强调对农节目的针对性、引导性、时效性,给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宣传农业科学技术、树立养殖大户典型等,介绍了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深受农民欢迎[1]。

2、发挥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当前,各级电视台越来越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节目,在节目中倾听百姓的声音,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提供服务,已成为电视节目提高收视率的制胜法宝。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由于资金有限,因此办节目的水平受到限制,但是如果能够抓住“为人民服务”的主线,体现人文关怀,也将获得节目的成功。一方面,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舆论监督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既要做到为政府分忧,也要做到为百姓解难,在群众与政府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节目的服务性必须结合受众实际情况,开辟的栏目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并扩大影响力[2]。例如,《南京零距离》作为较为成功的民生类新闻节目,正是遵循了“受众为本”的原则,在全国各级媒体产生辐射力。而县级台也要加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结合本地受众的实际需求,尤其在节目内容上有所创新,加大服务信息容量,提高节目的技术水平,既要为当地群众服务,也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3、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叙述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确立报道题材、选择报道内容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集中于信息的传达与知识的宣传。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期待以快捷、简单、方便的方法获得最及时、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电视新闻就应考虑这一实际需求,在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搭建权威平台。在处理动态新闻过程中,注意强调新闻的“故事化”表达方法,以提高可视性,生动地展现新闻情节、要点等。例如,在湖北经视的《经视跨天》节目中,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受众感觉到这些故事就好像发生在自己的左邻右舍,充满了亲切感。但是在选择内容与报道角度方面,应注意避免陷入“平庸化”、“低俗化”,不能企图以低俗趣味的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否则将陷入恶性循环。

4、推动报道形式的创新发展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多元化需求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电视节目的形式应具有创新性。当前,“新闻采制直播式”是较为多用的报道形式之一,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完成采访与制作工作,并直接将新闻内容出去,或者滚动播出新闻、反复播出重要新闻或者补充最新信息,也可增强新闻的实效性,扩大新闻容量。另外,在电视新闻中加入受众互动环节,也可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融洽的氛围,倾听来自受众的声音,获得新闻节目反馈,以此作为节目改进的重要依据[3]。在当前“全民记者”时代,百姓也成为新闻的记者、摄像师,给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更丰富、更真实的新闻素材,并且亲自参与到节目中,融入了广泛的力量,产生社会影响力,提高了新闻节目的魅力与实力。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县级台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目标,将视角对准农业发展、基层服务等,突出地方特色与本土化发展,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发挥群众的力量,争取创办更多精品栏目,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优势,获得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冬.浅谈县级台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策划[J].华章,2011(5)

[2]魏晓莉.市县级电视节目如何面向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

[3]高俊平.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位与创新[J].河北广播,2008(1)

上一篇:试论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中国近代钱庄诚信与当前民间借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