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润泽智慧人生

时间:2022-04-09 05:14:54

营造书香校园,润泽智慧人生

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学校文化是打造知名品牌的重要因素,是提升学校在社会公众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导向,积极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特色鲜明的学校理念文化,努力创设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知识化为载体的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学校在整体合理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构建单元板块文化,营造书香、高雅、活泼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让师生和谐生活、健康快乐成长。笔者所在学校围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题,全校师生参与热情高涨,国学氛围浓厚。

营造国学氛围,弘扬精品文化

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学校校园布局在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楹联文化、篆刻文化等传统文化来美化校园。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体文化紧密结合,诗词歌赋充溢眼帘,古色古香的教育设施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开设国学校本课程 学校把国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国学课程教育开展伊始,学校就意识到,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应该有不同的国学课授课模式。因此,学校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对国学课教师加以引导。通过全面布置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体教师推进课——教师集体研讨等5个环节,在各年级段形成了独特的授课模式。根据不同的年级绘编了不同的教材。一年级以国学经典为主的绘本故事;二年级用《三字经》;三年级用《弟子规》;四年级至六年级是以综合实践为主的校本教材。各年级组按照自己的教育模式授课,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国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注重熏陶潜移默化 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开设“一分钟课程”,精选《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儒家经典、格言警句等,每天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每天的校园音乐还融入中国古典名曲,让学生在古典乐曲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配乐唐诗朗诵设置为上下课铃声,让国学伴着学生上课、下课,点燃学习激情。

走进国学经典,感受国学魅力

教师先行,牢筑传承根基 一是看国学讲座,悟国学精深。作为老师想在教育教学上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有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与网络学习、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和引领教师走进国学、解读国学、践行国学。活动初期,每周组织教师学习一次国学,以《于丹心得》为起点,以《百家讲坛》为主要内容,系统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二是上活国学课,领出国学情。学习期间还开展了“润泽课堂”骨干教师展示周活动,就有开设国学课的尝试。课题组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选定上课教师、国学课程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上课——研讨——修改——课堂展示等系列活动,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三是吾悟于国学,方能引入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先做到。所以,每一个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诵国学经典的活动中来,与学生齐读共诵。要求学生会读的,教师跟着学生一起读,要求学生背诵的,教师也和学生一起背诵。这样相互比赛,既和谐了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又触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提升了自身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学生践行,渗透国学思想 把三字经、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因此,学校要拓宽教育领域,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运用国学经典,建立长效机制

国学教育要出成效,绝不是搭个花架子的事情,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实践,并做到持之以恒地深入贯彻实施。因此,学校对国学教育进行长远规划,并不断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国学教育新思路。首先,学校为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领导,明确分工,齐抓共管。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由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特色引领团队,形成自上而下的研究体系。明确分工,副校长负责国学教育群体的建设,教务处负责国学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少先队负责国学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政工处负责国学教育的宣传推广,信息技术办负责国学教育宣传报道技术服务,形成齐抓共管的特色监管体系。保障有力,设立特色学校建设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用于特色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外出培训、校内培训等,奖励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教师。

“书香校园”的创建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积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且同样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有修正自己前进步伐的勇气和鼓舞自己前进的士气,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小学)

上一篇:“孝”观念的历史含义探析 下一篇:浅析校长的课程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