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4-09 04:56:03

社区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被动求医逐渐演变成积极主动防病,为我国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医疗费用增长等状况,更多的患者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1-2]。因此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科技部和卫生部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国护理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l5年)》等文件都已经明确提出我国急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有赖于社区护理的发展,社区护理的发展有赖于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

1 国外社区护理教育现状

国外的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在比较高的层次,其社区护士学历普遍为本科、硕士及以上,澳大利亚社区护士学历已达到本科或硕士水平[3]。英国的社区护士培训比医院护士要求更高,一般为3年基础教育,毕业后还要进行1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使之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4]。

2 国内社区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我国医学院、护理院校很少开辟专门的社区护理专业,社区护士的来源主要是普通护理专业的护生,社区护士培养重点仍定位在在岗人员强化培训及医院临床护士转型培训上[5]。医学院校虽然陆续开设了社区护理学的课程,但是教材与社区实践上有脱节。

2.2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其重视程度都不够 我国在发展社区护理方面,除了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具体的实施计划及完善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外,还缺乏社区护理培训资金与政策支持。另外,医疗安全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也影响了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6-7]。

2.3培养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社区护士进行培训,但起步时期的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数量上不足、总体素质不高,加之缺少社区护理业务培训机会,对国内外的新进展缺乏了解,导致知识老化,这些都将影响到社区培训教师的整体力量。对于目前来讲,仍然缺乏"双师型"教师:学院老师缺乏社区护理实践经验,社区老师缺乏相应的理论课程的学习。

2.4社区护理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社区护士主要由临床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在这培训内容方面,多数是临床知识的翻版培训,缺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特殊技能培训。与卫生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规定的十个模块的培训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5教学方法单一,社区护理的特点突出得不够 社区护士的培训理论教学多数以课堂讲授为主,方法单一,影响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往往也是单一定位于社区服务中心与护理站,不利于开拓实习学员的视野,影响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6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不成熟、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可有较规范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社区护理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大部分地区缺乏规范的、标准化的成熟的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基地。这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基于以上情况,目前很难培养出适合社区需求的优秀的实用性护理人才。

3 对策

当前国家对护理人才的培训要求要能适应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在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中提到"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密切医疗卫生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适应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3.1转变观念,完善培训的机制 社区护士培训需要在3个方面转变观念:领导观念要转变、培训对象观念要转变和服务模式要转变。转变领导层的观念,在资源配置上支持社区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制度上制定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机构上构建系统的社区护理组织;转变培训对象的观念和服务的模式,社区护士是社区服务机构向民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社区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除了应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外,还需掌握社区护理的一些特殊知识,以便能够在社区顺利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等工作。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知识结构 在筛选培养社区护理教师的时候需评估他们的知识能力、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我国社区护士培训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渠道,前期主要由临床教师担当,其临床教学经验丰富,但在承担社区护理教学前多采用临床思维模式进行教学。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机制,通过到国内外先进地区的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3.3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卫生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规定社区护士培训包括十个模块的内容,主要有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各层次学校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尽早增设社区护理课程。

3.4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借鉴国外社区护理教学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问题式见习与实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议采用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方法在"学校-医院-社区"联合型培养模式的指导下,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提高社区护理人才服务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学相长,促进"双师型"的社区护理教学师资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文婷,唐四元,张锋,等.从国内外社区护理现状谈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56.

[2]吴晓琴.我国社区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J].护理研究,2008,22(2):387.

[3]沈慧霞,冯正仪.国外医学院校社区护理专业教学情况简介及建议[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4):34-36.

[4]王富彦.国外社区护理状况对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启示[J].现代护理,2007,13(12):1115-1117.

[5]邓仁丽,夏同霞,付其刚,等.社区护理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42

[6]彭刚艺.立足转岗发展能力提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4,4(5):20-22.

[7]郭洁,陈雪萍,章冬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67-1769.编辑/哈涛

上一篇:从社会阅读现状谈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存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