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探索

时间:2022-04-08 09:35:44

经济视角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探索

摘要: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解说高职院校如何在当前形势下顺应教育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带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example to explain how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lies with the market demand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rries out 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266-02

0 引言

高职高专院校属于应用型特点鲜明高等职业院校,该类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又懂外语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故高职院校要在围绕广东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前提下,明确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应找准合作对象、突出自身鲜明特色,办出特色品牌建设,同时保证合作办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使办学品牌得以有效传播。

1 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开展措施

开设切实可行的专业:在高职高专对外交流和合作项目的建设中,开设切实可行的专业是保障项目良好发展的重中之重。①开设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属于应时而生的专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市场对该类人才需求量相对增加,再加上广东省企业众多,学生的就业及发展空间广阔,而经管类培养成本又相对较低,对高职院校来讲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该专业的设置也有助于帮助本身来自家族中小型企业的学生们进行进一步深造学习,生源充足,一般属于学院具备一定基础专业项目。②设置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专业。就广东省而言,截止到2009年,从专业分布看,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占总项目的43%,而对目前广东省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等专业却很少被涉及,而高职高专院校一般自建校之初便有较强的实用性特点,故高职院校可以凭借自身优势,涉足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专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建设。大力设置该类应用型专业也是在立足广东省本地需求的基础上,坚持实用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做出的正确选择。

2 对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建议

做好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主要要从三个方面下手:

2.1 重视项目的宣传工作 因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经济不够宽裕,预算紧张的问题,故可以利用网络化优势,在高职院校官方网站上制作精美的中、英文网页,以通过远程网络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这种方式较为方便快捷且节省开支。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可在具备一定经济和科研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前往海外举办教育展。教育展的举行可采取参加海外中国大学的集体教育展、与其他高校联合举办,或在有合作意向的海外院校单独举办等模式,宣传本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

2.2 重视对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的引进工作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存在学生单一,外籍留学生较为缺乏的情况,针对该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2.2.1 引进留学生 ①设立奖学金吸引优秀留学生。高职院校可设置留学生奖学金,如励志奖学金,优秀生奖学金,校长基金,外教助理补助等,以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并可聘请留学生作为教学助理,每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按工作小时数发放生活补贴,解决留学生的后顾之忧,也可节省聘请外籍教师的开支。②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或开办汉语语言学习中心、举办汉语培训班等,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招聘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建立专职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在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开始招收汉语言学习方向的留学生。建立专职师资队伍花费较为合理,但却可为院校带来较为客观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院校资金短缺的问题。③与海外院校沟通合作,在海外院校进行对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特色的宣传。要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首先要让他们对中国有―个客观的了解与认识。

2.2.2 外籍教师及专家的聘请 ①积极与海外高校联系,邀请国外院校外派教师到我国高校授课和指导教学。可大力推进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合作研究、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促进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②邀请广州的外方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本校兼职。随着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多,广东省内亦存在着大量的独资或合资企业,高职院校可与这些国外企业联合、定向培养,培训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也可为外方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汉语培训。在与这些国外企业联合、定向培养的基础上,邀请外方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兼职,既可使学生拥有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开支。

2.3 加强高职院校自身教师的对外交流工作 ①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海外院校进修学习,增加有出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适应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学术访问和进修的数量,丰富他们的教学阅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让这批教师成为院校的教学骨干,并努力为本校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双语教师。②支持院校教职工申报国家及省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的项目出国学习;鼓励教师与海外同行共同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向海外高校学习,并努力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拓展。另外,可对申请到公派留学奖学金项目的教师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在外学习期间,工资照常发放。③举办国内短期培训。高职院校可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在本校开办讲座、举办各类教学研讨班或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

3 经济效益分析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既能圆莘莘学子的“出国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费用,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源市场和办学空间。

但是,合作中也需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应在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师资和管理力量,逐步降低项目发展对海外高校的依赖,并不断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使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不断向纵深合作的方向发展。并且应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及经费管理制度,项目经费应当优先用于国外师资、教材等资源引入、校内师资培训和教学软硬件环境改善上面。

其次要加强对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教学评估要有具体的指标,建立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不仅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如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只有强化教学质量,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规格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4,6(2).

[2]黄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21(5).

[3]孙明娟.国际合作是提升学校国际声望的关键因素――访俄罗斯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副校长А.П.科什金教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9).

[4]谢丽惠,邓大松.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 江西社会.

上一篇:渗透数学文化 感悟数学精髓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