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免疫效果观察

时间:2022-04-08 11:15:38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免疫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乙肝免疫方法。方法 在187例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时,按乙肝疫苗免疫和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5年内连续进行HBsAb和HBsAg携带情况观察。结果 乙肝疫苗加HBIG联合免疫组HBsAb阳性率维持在89.9%~95.5%间,乙肝免疫阻断失败率4.5%;乙肝疫苗免疫组HBsAb阳性率维持在76.5%~83.7%间,乙肝免疫阻断失败率15.3%。新生儿乙肝免疫后HBsAb在7个月~1岁形成高峰,1~2岁下降48.97%,2~5岁相对稳定。不同年龄的HBsAb分布与HBsAb几何平均滴度分布一致。结论 乙肝疫苗加HBIG联合免疫是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 乙肝免疫;阻断;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展为慢性的几率随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成人及儿童感染HBV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几率分别为5%和20%,而新生儿感染HBV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几率为90%。我国有1.2亿人为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的80%~85%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一旦发生垂直传播,极易形成乙肝病毒终生携带,其中一部分人将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在治疗上,对这部分人尚无突破性方法。因此,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为探讨这一问题,笔者对187例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免疫效果进行了5年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2003年本院妇产科及本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正常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的健康新生儿187例,分为乙肝疫苗免疫组(Ⅰ组)98例和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组(Ⅱ组)89例。

1.2 免疫方法 Ⅰ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2 h 内接种一针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Ⅱ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2 h 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为基因重组酵母5 μg,HBIG为100 IU)。

1.3 检测方法 观察对象于7月龄和1~5岁每年静脉采血,分离血清20℃冻存,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HBsAb、HBcAb,HBsAb标准管含125 mIU/ml,对低滴度、阴性标本和发生血清转换情况的标本均用不同批号试剂复测,HBsAb水平(mIU/ml)的定量测定方法为将测定值代入改良Hollinger公式计算(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HBsAb≥10 mIU/ml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规定P

2 结果

2.1 组观察对象HBsAb阳性率维持在76.5%~83.7%间,Ⅱ组观察对象HBsAb阳性率维持在89.9%~95.5%间,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经χ2检验各年龄组间HBsAb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后5年的观察中,Ⅱ组观察对象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Ⅰ组,经χ2检验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

2.2 187例新生儿乙肝免疫阻断失败者19例(母亲HBeAg均为阳性),观察5年中未见1例阴转,其中Ⅰ组乙肝免疫阻断失败者15例,阻断失败率15.3%,Ⅱ组乙肝免疫阻断失败者4例,阻断失败率4.5%,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P

2.3 HBsAb几何平均滴度在免疫后7个月~1岁形成高峰,1~2岁下降明显(平均下降48.97%),2~5岁相对稳定(见表2);不同年龄的HBsAb分布与HBsAb几何平均滴度分布一致,7个月~1岁时高滴度所占比例最大,低滴度比例最小,1~2岁高滴度所占比例急剧下降,低滴度比例迅速上升,2~5岁该比例变化不大(见表3)。

3 讨论

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是指感染HBV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或分娩后与婴儿的密切接触中将HBV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新生儿乙肝免疫主要预防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对宫内感染的胎儿无效。对出生于HBV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95%以上可获得保护性抗体,2005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14]。本次观察对象为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是形成HBsAg携带者的高危人群,单用乙肝疫苗免疫后,HBsAb阳性率维持在76.5%~83.7%间,乙肝阻断失败率15.3%,免疫效果不理想,但用乙肝疫苗加 HBIG联合免疫后,HBsAb阳性率维持在89.9%~95.5%间,乙肝阻断失败率4.5%,其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乙肝疫苗。HBIG是用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价免疫球蛋白制剂,注射2 h后既可在血中检测到HBsAb,能快速中和进入体内的HBV,有效阻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本次观察结果表明乙肝疫苗加 HBIG联合免疫是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最好方法。

在5年的追踪观察中,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HBsAb阳性率有下降趋势[5],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HBsAb几何平均滴度在免疫5年后相对稳定[6],维持在130 mIU/ml以上;不同年龄的HBsAb分布与HBsAb几何平均滴度分布一致,提示新生儿乙肝免疫成功后,由于不断接受来自母亲的HBV的刺激,HBsAb持续时间可能比一般儿童要长,表明乙肝免疫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具有良好的远期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节选).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3):136140.

[2] 吴下林,朱国都.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113115.

[3] 叶贤林.血液全自动核酸筛查方法的应用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290291.

[4] 田茶,李军,马景臣,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702704.

[5] 李启欣,戴伟良,邓健能.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六项与其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7(5):446447.

[6] 杜砚玲,王洪娈.乙型肝炎酵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78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下一篇:儿童恒前牙外伤97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