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2-04-08 08:44:41

浅析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的经济专家和媒体有不同看法。其中,许多专家认为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进入“后奥运警戒水域”;也有一些国际友人认为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本文就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056-01

新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奥运会作为工业化时代最有效的营销媒介,它对加速主办国工业化进程,促进该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依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从西方经济学宏观角度来看,有形影响是直接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上的作用,这使得北京作为主办地区在经济总量和结构中产生了一些变化。无形影响是一种潜在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现代奥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尤其是对主办国的长远经济发展更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此观点进行剖析。

一、社会人士对北京奥运会影响的不同看法

关于“举办奥运会是否给中国经济带来好处”这个命题,世界各国的经济专家和媒体有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奥运会给中国经济会带来“低谷效应”,即将中国经济带进“后奥运警戒水域”;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奥运对中国今后的经济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一)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进入“后奥运警戒水域”。据悉,在以往的奥运会中,主办国的经济发展曾出现过“低谷效应”[1]。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为举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动用了全国GDP的五分之一,奥运结束后,该国的“后奥运滑坡效应”现象较为明显,原因主要在于该国属于典型的对外贸易出口国,奥运会后,该家对于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政策产生了一些本质上的错误。(二)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日本的经济学家认为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会进入“后奥运警戒水域”,但是,前国际经济界人士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由于北京经济占中国GDP总量的比重很小,因此,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抬升作用不像另外一些国家那样明显,同样“后奥运经济”的冲击力也非常有限。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他认为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大、与奥运相关的投资比重小、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接踵而至、中国产业升级空间大等因素都表明中国不会出现“后奥运经济”。

二、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国际上各界人士对于奥运给中国经济的影响持有中立或消极的态度,笔者针对此问题的观点是,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奥运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2]。众所周知,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一直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自2001年申奥成功至今,在这漫长的七年里,中国人民政府为了办好奥运,不断的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战略,积极努力以最优化的配置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发,使中国经济能更好的适应全球化的进程。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其次,现代奥运会投资巨大,一般来说,主办夏季奥运会用于赛事的直接投资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投资加起来会超过几百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办奥运会投资会更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会达到400亿美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三)奥运会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信心高涨,投资增加。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是世界对中国20年改革的肯定和今后发展投下的信任票。这极大地激起了国人的爱国热诚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同时将刺激国际资本对中国的信心。自2001年开始,北京奥运,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指路明灯”,召唤中国人奋发图强,争创佳绩。刺激全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人气的振奋、社会消费的高涨和投资的信心,从而启动全国性的投资建设热潮。(四)主办奥运会将带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首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北京经济从产业结构上看,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骨架的复合型结构。目前这种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成形,还需要政府运用多种政策杠杆来引导和调整。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相契合。2.是主办奥运会将加速北京市“退二进三”的步伐。3.现代奥运会对承办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拉动该地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方面。所以,举办奥运会不仅在拉动首都现代服务业高速成长,而且也将客观上为“进三”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和后续发展的可能。

三、综述: 2008北京奥运会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奥运筹备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确实有明显的提高,但依据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来看,一国的经济不可能永远持续上涨的趋势,势必在达到高峰后有所回落,但就总体而言,奥运会的确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有所加强。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微[EB/OL].[2008-08-2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省略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上一篇:略论信息项目存在的风险 下一篇:IT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