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节奏

时间:2022-04-08 07:40:56

试论舞蹈节奏

在多年的舞蹈生涯中,我结合舞台演出实践,不断学习,探索舞蹈在节奏中的作用,如何把控舞蹈节奏的规律,务使舞台上无动不舞,完满角色形象。

节奏,在音乐理论中被称为旋律的骨架,是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一定规律的时间值。音乐的节奏是听觉节奏。舞蹈中的节奏,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所占的时间,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及相互间的关系。舞蹈的节奏是视觉节奏。自古以来,舞蹈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归根寻源是作为时间因素的节奏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成为了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

何谓舞蹈节奏?舞蹈节奏就是舞蹈动作在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增减,以及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舞蹈动作的运动必须是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必须通过节奏的速度、力度、能量及抑扬顿挫等听觉上的起伏多变,节奏的视觉化才能显现出来。节奏感正是舞者对节奏产生的某种知觉和反应,只有舞者对节奏有了感觉,才有可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舞蹈来。如果没有对音响节奏产生感觉,观众甚至舞者自己也不可能直接从舞蹈动作上领悟出舞蹈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节奏好像色相单纯和规格化的色块,而舞蹈动作好比两股冷暖对比的色流,当色流在单一的色块间交叉流动时,就会产生@样或那样的色变,这些色变有r强烈、有r平淡,当这种色变在有规律的节奏中重复出F时,它会使人产生积极振奋的情绪。可见它虽然都讲节奏,都有节奏感,但它们因为各自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不同,他们的节奏表现形式和美感也各不相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因环境与条件不同,每个民族也有它独特风格的舞蹈。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形成了中国民间舞蹈内容形式上的许多差别,而这些差别又集中体现在各民族舞蹈的体态、、节奏、基本动作、动律上。其中,节奏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在民间舞中,舞蹈的风格通过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如:藏族民间舞中的“踢踏”,“弦子”,“锅庄”三种形式。同是以上下运动的形式为主,但由于不同的节奏处理,使它形成了不同的动作性质。踢踏,膝部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了上下颤动的动律;弦子,膝部上下运动频率放慢,形成曲伸的动律;锅庄,仍以曲伸为主要动律,但节奏铿锵有力,具有块状的整体运动感。因此,藏族民间舞以它丰富的节奏、力度变化,极有效的训练了舞者的节奏感。

节奏既是表达内在情感的基础,又是构成舞蹈艺术的要素之一。,那么我们要学好每一种舞,就要从最基础的开始,从各民族舞蹈的最原始节奏开始。有人曾经提出过“看音乐,听舞蹈”的观点,音乐是用耳朵去听的,是听觉的艺术,舞蹈是用眼睛看的,是视觉的艺术。所谓的看音乐,并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通过听觉神经接受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去刺激大脑,从大脑产生联想后,出现了一种看得见的形象。人们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旋律: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缓慢、时而急促,随之浮沉于脑海中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形象,如高山流水,奔腾的骏马,林中的小动物等等。而听舞蹈则是人们在通过对视觉接受舞蹈身体动作构图的同时,听觉方面也同时可以感觉到构图在有节奏地进行变化。藏族的踢踏舞都是可以用听觉去欣赏的,我们的舞蹈动作与舞蹈音乐相融合时,是通过音乐的节拍节奏使我们用耳朵去感受舞蹈的节奏,随之展现舞蹈动作,所以说,节奏是可以用眼睛可以看到的。不过不是直接去看,而是通过舞蹈着的肢体去看。这一点也是舞者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也就是身体与节奏、音乐融为一体。

在民间舞中,节奏赋予民间舞特有的动律。动律是节奏的延伸,舞蹈动律以节奏为基础,民间舞蹈其动律的差异,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节奏不同的变化方面。舞蹈演员只有通过对节奏的体会,认识与掌握,才能在舞台演出上充分发挥舞蹈节奏的作用。而观众在看演出时,是不一定能体会到节奏重要性的,但节奏却始终贯穿于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之中。在编舞蹈动作组合时,也必须注意动作力度的起伏,舞姿造型的变化都应与音乐旋律的不同节奏相配合。所以,一个完整的舞蹈组合是必须和节奏相吻合的,舞蹈必须依靠节奏。因此,一个好的民间舞蹈演员就必须有良好的节奏感,只有去认识节奏、感受节奏才能更好的体现节奏,发挥节奏的功能,增加艺术的感染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舞蹈只有与节奏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间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 当节奏的作用充分表现在舞蹈的优美之中,舞蹈将更加打动人的心。千变万化的节奏才能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舞蹈艺术的精髓也才能永远闪烁着生命。

上一篇:土木与水电工程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 下一篇: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中的运用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