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教育发展趋向

时间:2022-04-08 04:25:14

奥林匹克教育发展趋向

一、倾听青年人的心声

这次会议以“倾听青年人的心声”为主题,充分讨论了奥林匹克教育,特别是青年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性。大会的主题表明了国际奥委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百余年来奥林匹克教育的对象———青少年群体的新认识,对于发挥青少年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正在努力摈弃由教育的主导者“发号施令”的倾向,首次提出“倾听青年人心声”的观点,这一重要转变标志着对受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的尊重,是奥林匹克教育正在向新的高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倾听青年人的心声”不仅仅是该会的口号,也是未来国际奥委会以及相关国际体育组织努力的方向。

(一)让青年人参与体育教育与文化活动发展战略和决策的制订

《德班宣言》的第一条明确指出,“鼓励青年人加入到相关政策制订和计划实施的行动中”,这是国际奥委会对青年在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动性的新认识。青年人作为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参与到教育战略决策的制订中来,不仅能激发青年人的参与热情,更对促进青年人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让青年人在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和体育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是因为青年人的参与,才使得奥林匹克教育与文化活动有了新鲜的血液。青年人的激情与活力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对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让青年人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各种优良品质,对青年人身心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国际奥委会重新审视了青年人在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和体育运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青年人的实践能力,也将推动奥林匹克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其沟通

奥林匹克教育不是机械的行为,国际奥委会早已意识到与青年人互动的重要性。及时的沟通可以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从而根据不同的需求,有计划地制订活动方案,并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适时地调整教育方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奥委会已然意识到,与青年人的互动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些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的需求。国际奥委会已经开通了多种网络渠道,特别是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一些网络社区,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与青年沟通,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一些欠发达地区继续保持传统的交流方式,满足不同地区青年的需求。以青年人自己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使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能及时了解青年人动态,倾听他们的声音,把青年的需求体现在未来活动的计划当中,并通过反馈及时修正计划,从而更好地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促进青年人的成长。

二、响应联合国国际青年年倡议

国际青年年是由联合国发起的、为促进青年发展的一项全球性活动。该活动以“对话与相互理解”为主题。其目标是:宣传对青年投资的重要性,通过制订规划,教育青年人正确看待社会不公现象,并研究青年对于经济社会的需求;青年人作为一个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团体,需要得到更多支持,这就需要动员和接触青年,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决策的过程中;通过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让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进行交流,促进他们相互了解,以加强相互信任与世界和平。国际青年年还鼓励年轻人努力促进自身进步,包括投身于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之中。在联合国国际青年年背景下召开的第七届世界体育、教育和文化大会设立的主题“倾听青年人的心声”,与国际青年年的思想相一致。奥林匹克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是人类社会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在一定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文化运动,顾拜旦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们极力主张将体育运动和文化教育相结合而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进而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青年年的目标都是希望利用青年人的活力、想象力和进取心来克服当今世界的主要挑战,通过增强和平来促进发展。本次大会由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这充分显示了国际奥委会已经意识到:与国际其他相关组织合作,加强组织间的联系,对奥林匹克教育乃至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极其重要。国际奥委会通过自己在全球体育运动中的影响力,向青年人宣传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联合国也通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协助国际奥委会推动奥林匹克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通过体育来教育青年人,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尊重、友谊、平等以及相互理解的价值观,对解决一些国际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消除极端贫穷与饥饿、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增进性别平等与保障妇女权利、抗击艾滋病、疟疾与其他疾病、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建立一个全世界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等。

三、弘扬青年奥运会的教育价值

青年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在新时期为推动奥林匹克教育与文化发展所作出的新的尝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受到比利时奥委会发起的欧洲青少年奥林匹克节的启发,大力提倡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列入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2008年,在危地马拉召开的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全体委员投票作出决议,创立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首届青年奥运会于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办,3600名年龄在14~16岁之间的运动员参加了这一届盛会,表明了国际奥委会与青年人沟通的决心。首届青年奥运会把精英体育和同步的文化教育活动(CEP)紧密结合,50余个文化教育活动贯穿于赛会之中。第二届青年奥运会将于2014年在中国南京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宣布南京将承办2014年青年奥运会时,送出了自己的祝福:“我们期待着与南京一起工作,并且相信2014年青年奥运会一定会取得成功。”奥林匹克运动在6年之后重回中国,不仅为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将为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作出新的贡献。第七届国际奥委会体育、教育和文化大会对新加坡青年奥运会进行了总结,并研究与讨论了新加坡青年奥运会之后奥林匹克教育与文化计划的后续行动,探讨该计划在青年奥运会结束之后,怎样继续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会议指出:青年奥运会不同于奥运会的最重要区别就是强调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其文化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超出了竞赛场上的运动成绩。会议还号召学者对奥运会与青年奥运会的区别进行深入研究,为青年奥运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青年奥运会将奥林匹克精神传递给全世界的青少年,使他们了解奥林匹克的价值和意义,并激励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参加体育运动,让青年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积极的价值观。

四、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

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OVEP)是本次大会探讨的重点议题,多位学者就该议题发表了重要见解。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于2005年发起,最初只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的一个实验性学习项目,包括一个教学手册和一个互动数据库。教学手册可作为教育者的参考资料,数据库作为一个网络平台提供关于全球新举措的信息,允许使用者完善已有成果,并从中获益。自2008年开始,超过10个“教师培训”讲习班在非洲、大洋洲、亚洲的45个国家成功举办。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召开前,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项目已经在中国40万所学校内普及。在温哥华2010冬奥会组委会的官方网站上,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指南的有效点击量已达20万次。这说明,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项目已经与奥运会组委会的教育计划融为一体。在第七届国际奥委会体育、教育和文化大会前,举行了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研讨会。中国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在会上深刻阐述了对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的理解,并陈述了中国开展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项目的进展情况和中国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巨大成就。中国奥委会代表潘志伟先生在会上陈述了中国奥委会在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中所作的贡献。在第七届世界体育、教育和文化大会中,推动以奥林匹克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其涉及到体育、教育和文化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等等,而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作为一个关键项目,大会对其实施的成果以及今后推广的计划都作了详细的讨论。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对于全球范围内推广奥林匹克主义、教育与培养青年人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联合国国际青年年背景下召开国际奥委会第七届体育、教育和文化大会,并以“倾听青年人的心声”为主题,对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青年人在通过体育促进文化间对话中所扮演的角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青年奥林匹克教育问题进行研讨,显示出奥林匹克教育的一种新趋势与新变化。在未来的奥林匹克教育中,青年将作为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热情地参与到与他们相关的活动计划制订与实施中,国际奥委会将为青年人提供多种交流平台,倾听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这种新的趋势与变化将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理念,丰富奥林匹克教育的活动形式,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青年人将为推动奥林匹克教育乃至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健康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筹办和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进程中,教育部和北京奥组委等共同制定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已经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作出巨大贡献,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已经成为百余年奥林匹克教育的里程碑。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已经转化成了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并在进行着新的探索。目前,中国应利用南京青年奥运会的契机,借鉴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新趋势,与中国教育特色相结合,开展更加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享受参与和成长的快乐,并将中国在奥林匹克教育中的成果和经验与国际社会共享,共同推动奥林匹克教育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省际农业的投入及经济增长关系 下一篇:体育专业排球选修课培育现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