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专业化合作道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时间:2022-04-07 07:31:47

走专业化合作道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摘要】:随着国内外农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江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突显了不少问题和矛盾。本文从江门市农业专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若干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建议,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业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产业化;农业推广

随着中国农业对内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全球农业的共同潮流和趋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有效途径。2009年7月3日,广东省召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在今后3-5年的时间,广东省将在每个农业乡镇的大宗和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每年增加800个以上,合作社成员及带动农户超过总农户的20%。显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江门市是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省的农业大市,辖下的台山、开平、恩平是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全市共有农业从业人员57.63万。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农业的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升江门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必须要走农业互助合作的道路,大力鼓励和办好各种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江门市农业的科学发展。

一、江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江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早,截至2008年底,江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及合作社)180个,遍布三区四市,涉及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覆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科技等领域。目前,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共有会员近10万户,占全市农户的15%以上,户均增收1380元,带动农户数32万多户,占全市农户的41.1%全市现有国家、省、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1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长足发展,直接刺激和促进了江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成。然而,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新形势下,突显了不少问题和矛盾,制约了江门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1.农业龙头企业相对数量少,规模小,综合实力有待增强

江门市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从绝对数量上看,处于全省中等偏上水平,但结合我市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看,江门农业企业覆盖每万名农业从业人员数仅为1.89家,低于惠州的3.1家和中山的2.76家,不具备相对优势。从龙头企业的规模和综合实力看,江门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有7家,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5.88%,低于周边发展水平相当的肇庆市(7.84%)、惠州市(6.08%),与临近的中山市对比相差3倍又多,比广东省平均7. 84%低1.42%。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形式单一,合作链条短,产品流通环节合作较少

江门市目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能提供某些环节上的服务,还不能为基地和农户提供全面的生产信息、技术指导、收购产品、深化加工、市场销售对接等系列服务,而且合作链条短,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合作显然发展不足。全市现有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有20.63%,低于珠三角九市平均水平25.08%,甚至全省的平均水平21.47%。农产品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千万的乡镇仅有4.76%,与全省平均9.35%及珠三角九市平均12.84%也相差甚远。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替代组织多,界限和职能不清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大量功能相近的经济组织和准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品系繁多,但实际却功能相似,面向主体一致一一都是为农民提前、产中或产后服务中的部分或全部。出于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考虑,相互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大量可替代组织的存在,一方面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遇到了内耗式不良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功能相似,界限和分工不清,混淆了农民的视野,客观上分散并削弱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力,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带来障碍。

二、江门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

1.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分,龙头企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当前江门市农业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品牌的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应在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过得硬的前提下,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品牌声誉。其次,延伸产业链,加强产品精加工也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第二个重要出路。农业龙头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农科院校的联系和合作,加快自身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造,开发新品种、新项目,不断推陈出新,只有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才能得以提升。

2.突出重点,大力扶持市场流通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目前江门现有农产品质优量多,但农业专业市场发展落后,农产品流通环节不通畅,因此建议重点加强农产品的对内对外营销力度。对内,创新市场经营模式;对外,要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销售队伍,到各地开展农产品让利促销宣传活动。采取积极主动的营销策略,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加速农产品流通。其次要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由政府出面围绕各乡镇、各区域的农产品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专业化的高品质农产品市场。再次要高起点,注重信息化和人力资源培养。充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农业行业协会、批发大户以及运销大户在连接生产与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展农产品流通市场。

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承担了乡镇政府部分公共服务市场和社会管理职能,但目前整体发育还不很成熟的现状下,政府的适当干预和保护不可或缺。结合江门市市情,具体来说各乡镇政府应着力加强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监督和引导。要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全面的调研调查,规范各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流程,统一组织称谓,对一些职能相似、规模小、称谓不一的合作组织加以合并。二是引入竞争性扶持机制,刺激和带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非营利性组织,但其在注册启动、与企业谈判、开拓新市场或新服务以及日常管理中,客观上仍发生了不少费用。虽然可借助一部分会员费加以弥补,但在启动初期,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建议各乡镇政府在合作组织建立初期适当“输血”,如只收注册的工本费,或联合金融机构以竞标的方式为优秀的合作组织给予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扶持,刺激各合作组织间的良性竞争。

上一篇:网络会计准则途径研究 下一篇:刍议信息化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