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时间:2022-04-07 04:08:18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20-006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控制率却不尽人意。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患者对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对在我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门诊就诊的30例作为对照组,住院治疗的30例作为教育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符合目前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

1.2 教育组治疗方法

1.2.1 心理疏导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社会角色、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特质等的不同。通过给予心理支持、放松训练等办法,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使患者顺利进人病人角色,能正确面对或解除社会心理因素的不良刺激,杜绝破罐破摔以及姑息生存的思想。

1.2.2 糖尿病基本知识宣教 每两个月举办一次糖尿病知识健康讲座,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

1.2.3 饮食治疗 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做食谱。(1)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轻体力劳动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35-40 kcal,重体力劳动>40 kcal;(21三大营养素的计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热量的15%、25%、60%;(3)餐次安排:按照1日3餐,早、中、晚分别按1/5、2/5、2/5的量分配;(4)对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患者提倡低盐(

1.2.4 运动治疗 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个人兴趣选择运动方式,如步行、快走、慢跑、爬山、游泳、跳绳等,每次20~30min,3次/周以上。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轻微出汗为止,长期坚持,运动时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1.2.5 药物治疗 必要时,选择口服或胰岛素制剂降血糖治疗。

1.2.6 定期监测 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应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血糖,随时来院汇报及时给予调整。

1.3 对照组治疗 仅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不制定具体的饮食和运动指导方案,未定期监测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病例人组前及教育后均检测下述指标并记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前各检测指标见表1,健康教育6个月后各检测指标见表2。表中未注明单位的其单位为mmol/L。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在入组前两组各观察指标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之后,与对照组相比,教育组除HDL-C之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使得内科疾病治疗的目标已不仅是治疗某一个疾病,还是促进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等长期的防护措施。对于发病率逐年升高的糖尿病来说,健康教育被公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多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糖尿病知识缺乏是影响患者病情的重要因素,患者未认识到饮食及运动治疗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用药就能降低血糖,而且缺乏用药常识导致用药时间不当、自行停药、漏服或自行购买广告药品等,依从性很差。本组资料表明,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教育组患者的2hPG显著降低(P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正确合理地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了治疗质量,是有效防治糖尿病的良好方法,值得在广大社区医疗机构中推广。

上一篇: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下一篇:脂联素与肾脏疾病关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