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画学拐点与绘画风格探究

时间:2022-04-07 10:50:22

宋元画学拐点与绘画风格探究

摘要:宋代绘画与元代绘画前后具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宋代画院的衰落;另一方面是因文人画的兴起。绘画逐渐由院画转向文人绘画,进而导致整个画风的变化。本文拟在讨论这一绘画风格嬗变的原因及历程。

关键词:南宋绘画 元代绘画 绘画风格

宋代绘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绘画高峰时期。不仅绘画得到空前发展,而且建立了皇家画院。种种迹象表明,从前前后后的王朝看来,宋代绘画不可超越。然元朝却废除画院制度,绘画并不被统治者重视,只能依靠文人雅士来进行维持。因而丧失了绘画的勃勃生气,鸿篇巨制的作品鲜见,呈现出一种凋零的状态。显然这与当时社会环境不无关系。

宋代结束五代十国之争,社会强调文治。文化大兴,绘画也在其列。甚至社会高层也参与到艺术中来,这就有力促进绘画的发展。宋代继承五代传统,设立画院,招募画家,进行艺术创作,进而推动院体画的最终形成。院体画比较注重写实和对客观对象描绘上的科学性,对画家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院画家在地位上有所提升,当朝不仅给予俸禄,而且身阶也产生了重要变化。有名望的画家可以穿紫衣和佩鱼。这是前朝或后朝画家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处在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之中,毋庸置疑,绘画取得巨大发展。

从宋代画学记载来看,宋代绘画发展比较平衡和全面。画学分科比较细致。《宣和画谱》明确把绘画分为十科,依次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从绘画分科可以看出,绘画发展涉及到生活的层面,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客观对象进行描绘较为常见。当然,这对画家也相继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比如,宋代在选择院体画家时,模仿太学,采用严格的考试制度,以区分一位画家的学识和业务水平。因此,要想成为院体画家,不仅要有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宋代画院在招考画家时,常常采用诗句以考画家的业务水平和构思能力。如“野渡无人舟自横”“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来马蹄香”等等。面对这些诗句命题,只有那些富有创造性的画家才能够做到。从这里也可以窥探到,宋代院体绘画比较重视绘画与文学的相结合。这就造成后来文人绘画的发展。

文人画最早不是在宋代出现,但是宋代文人画给元代文人画做了一个铺垫,为元朝绘画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宋代文人画在当时社会并不是主流,它的流传主要是在士大夫之间,并不被院体画家看好。但是这并不能讲宋代文人画没有生存空间。它的生存空间在当时就很活跃。文人画画界内不仅有好的画师,而且还有较好的文人宣传队伍,并最终使文人画推向了高潮。宋代文人画家主要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等人。这里面李公麟、文同、二米各有所长,绘画技法造诣较高。苏轼且在推行文人绘画理论方面贡献颇大,但在作画方面并不是太擅长。传世作品《枯木怪石图》中可以得见。总体上来讲,宋代文人画与当时的院体画还不能并行发展,但是系列文人画立论的提出,对元代文人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元朝是由少数民族蒙古人建立的,虽然在政治上征服了汉人的大多土地。但在文化上却做了汉人的俘虏,汉人文化被蒙古人所接受。绘画也是一样,但是绘画却发生了极其惊人的转变。绘画没有继承院画传统,而是转向了文人画的风格。这与元朝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元朝没有建立画院,画家拥有更多的创作自由,不用考虑趋向于谁,或者讨好与谁。因此,元朝画家在绘画方面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元朝的文人画家群体较为庞大,但主要集中在封建文化家族或者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拥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圈。这就有利于从事文化等雅集活动。雅集活动主要是画家作诗、作画或讨论相关的文化活动,这就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文人对于绘画的兴趣,这一现象在元代文人甚是普遍。前期表现在在赵孟頫、钱选为代表,中后期表现在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身上。这些画家的风格却一改前代院画风格,而是直接承接唐、五代之前的画风,具有一种隐逸的风格。提出的画学理论也独具特色。如倪瓒认为“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其实元朝绘画变的不仅是这些形式方面的东西,而是绘画由文学性绘画转向书写性的绘画方向开始转变。这是绘画大变革的先声。

文学性绘画是与中国诗歌联系比较紧密,取其象征的寓意,注重绘画的内涵品质,高度强调绘画诗性特征,这导致绘画偏向于文化性的思维。宋代的文人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特点。比如,苏轼绘画理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论。书写性绘画就是“以书入画”为内涵,这是强调的是一种包容的精神。把书写的线性意志参用到绘画中,这无疑提高了绘画的创作速度,但是也引发了绘画中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导致中国画后期一度进入颓废的状态。

总之,宋元之际,绘画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之上。绘画由文学性绘画向书法性绘画转变,这一转变,打破了中国院体绘画那种精致、细腻、高雅的风格意旨。而向着一种速成的路子递进,许多书家不仅创作书法,而且还担当画家的任务,这在前朝是很难见到的。这种书画一体的精神,彻底地颠覆了整个宋元之际的画风。

上一篇:浅谈电脑灯在戏曲舞台上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