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插图去哪儿了

时间:2022-04-07 10:18:40

《狼》的插图去哪儿啦?

打开最新版的7年级上册教材,第20课《狼》,这原本是7年级下册的第30课。除了在编排的内容和体例发生一些变化,一幅插图也不见了。插图的存在不单单收获一些视觉效果,更为可贵的是,这幅插图于我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从插图中得到的收获还是挺多的。请看以下课堂实录。

师:编者还给文章配了插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觉得这幅插图可以画得更好些吗?

生仔细观察,然后纷纷举手。

生1:我觉得屠户左手上的那把刀可以画上一点血,他刚刚把狼给杀了,刀上不可能这么干净的,应该会有血,最好是淋淋漓漓地滴下来的那种,就像QQ表情里的一样(生笑)。

师:说得好!而且要淋淋漓漓滴下来,特别形象。

生2:地上有一头死狼,还有一摊血。狼是砍死了,不过,我认为砍断的位置不对,位置应该再往上一些。

师(故意):哦?此话怎讲?

其他学生七嘴八舌叫着“对”。

师:你说砍在哪里好?

生:应该是比较粗的一段,因为文中说“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股”应该是大腿,画中砍断的细细的,那只是一个爪子(生哈哈笑)。

师:很好。从文中找到了理由。“股”不是“屁股”也不是爪子。古时候有“悬梁刺股”。“股”

就是大腿。我在书上做个批注。

生3:我建议,草堆可以画得更大更高。文中说“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丘”应该是一个小山一样高的柴堆,不会是这么一点点草。

生4:对的。我赞同刚才的说法。如果只有一点点麦秸,屠户开始还要背倚靠在下面,怎么能够呢?肯定要画得大一些,高一些的,像一座小山一样。

师:大家的建议非常好。如果你有兴趣,有点画画才能的,给文章重新画一幅插图,我们把她寄给编者,让我们的发现和大家共享。

围绕插图,在课堂上有了这样一个环节,有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在我看来,插图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

一、 有效学习的教学资源

重要的文言字词的意思落实了,就完成了文言字词的积累。实现了“言”和“文”的无缝对接,上述环节的呈现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只有借助有效的教学资源,找到好的把手,才能实现“言”和“文”的自然无缝对接,有效培养图文共阅能力。现如今,图本的数量大大增多,阅读的时代,不单单是文本阅读时代,更是图文共阅时代。

我们的阅读,同样要关注学生图本阅读的需要。看看我们的教材,可资用的图本还真的不太多,以前有一个《皇帝的新装》的插图。插图不是要画得怎样的切合文意,画得再精美,也总是和文字有距离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观者的视角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观察图的目的还在于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阅读文字印证思考的习惯。

二、 思维碰撞的良好媒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插图安排的流程,编者在选录文章的时候,考虑要安排一幅插图,然后,由约定的作者来画,画者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来画,其中也一定参考了编者的修改建议,直至定稿,最后交到读者的手上。整个流程,关涉到了4个人,原文作者、编者、作画者、读者。当读者阅读文本,观看插图的时候,就有了读者与前面三者的交流,学生的思维穿梭于三者之间,寻找最佳的停驻点。这个碰撞的过程就有思想火花的产生,通过课堂对话和活动来获得弥足珍贵的个人体验。

三、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平台

在最新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入点就是培养思维中的批判性的特质。批判性思维更多地是对思维展开的思考,关照的思维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鼓励质疑,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才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应走途径。落到这个小插图上,让学生用冷静理智的观察,来客观审视,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修改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过分挑刺,合理化的建议,建设性的评价,这才是一个理性表达诉求的良好表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离我们不远,这个过程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

我们的教本应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素养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素材。有时候,在语言文字上有错误,大家批评的声音挺犀利的,估计给编者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但是插图就不同了,插图本来就要求神似意近即可,齐白石的大虾还是脱节的呢?难道你能说这虾不行吗?那不是贻笑大方了吗?所以编者大可敞开了心胸,广泛听取议论。有时候,故意把问题藏起来,故意把破绽露出来,不也是一种智慧吗?为了多一点的想象空间,为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强烈呼吁让《狼》的插图回归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315101)

上一篇:碧波深处有珍奇 下一篇:打造神采飞扬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