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麻子仁丸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4-07 05:30:56

中药方剂麻子仁丸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麻子仁丸治疗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的疗效。方法 对15例符合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的患儿均采用麻子仁丸方剂加减方治疗,为了方便应用,均采用三九制药厂生产的中药颗粒剂:基本方剂:麻子仁500g、大黄500g、枳实250g、厚朴250g、白芍250g、杏仁250g、甘草250g。结果 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3例。结论 中药方剂麻子仁丸对治疗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的疗效颇为显著。对于恶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患者,中药方剂麻子仁丸不仅可缓解便秘情况,而且可改善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麻子仁丸方;胃肠燥热;脾约型便秘;疗效观察

麻子仁丸,出自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方由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等药物组成,是治疗脾约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作用, 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便秘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表现为大便坚硬,排出困难和排便次数减少,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证过程中[1]。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排便时间长,一般多在20min以上。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d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5例,辩证为肠胃积热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5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均有大便干结症状,舌红,苔稍黄、少津。排便周期3~7d,排便费力,排便无规律,粪质干硬,食欲及睡眠差,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4例有肛裂病史,2例伴有痔疮,7例常伴口臭,3例体质差,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以及《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3]:①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以上1次/d,硬质坚硬。②大便干结,干燥如栗。③经全身体检及理化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麻子仁丸方加法治疗,并配合饮食调理(清淡饮食,多食蔬菜瓜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为方便用药,均采用三九制药厂生产的中药颗粒剂:麻子仁2代、大黄2代、枳实1包、厚朴1包、白芍1包、杏仁1包、甘草1包,并随症加,伴痔疮者加桃仁、当归各1包,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加槐花、地榆,伴肛裂者出血者亦加地榆、槐花1包,伴口干者加生地、麦冬、天花粉各1包。剂量如下:2~4岁患儿每副药分6次,4~6岁每副药分4次,6岁以上分3次,均3次/d口服,蜂蜜水冲服。每个疗程10d,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熏烤及热性食品食物,时也应禁烟、禁酒,多食蔬菜及其他粗纤维食物,多饮水。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治疗10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胀或排便伴随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巩固治疗2疗程停药,追踪半年无复发。②有效:治疗10d,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变软,易排便,排便周期缩短。巩固治疗2疗程停药,追踪患儿整体情况好转。③未愈:经过1个疗程治疗,大便仍干结,症状无改善,继续调药治疗1疗程,症状仍无改善者。

2.2疗效观察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本组15例患儿中治愈9例,显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80%,平均治疗时间20d。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适反应。

3讨论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病因不外热、实、冷、虚4个方面,胃肠积热发为热秘,阴寒积滞发为冷秘,气血阴阳不足发为虚秘[4]。

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表现为大变量太少、太硬、或排便太困难、排便时间延长,少则3~5d无排便,甚至10d无排便等情况。胃肠燥热、脾约型便秘乃因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所致,其所带来的危害极大,临床常见的有:①肛肠疾病:如疝气 、痔疮、 肛裂等;②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 腹部胀满、口苦、口臭、嗳气、排气增多等;③影响大脑正常功能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④易并发口腔疱疹、唇周及面部座疮等;西医常用的解决方案有:①口服泻药或应用开塞露灌肠等暂时解决问题,该方案易耐药,泻药量多需随用药次数的增多而加量,且易产生依赖性;②按摩腹部,摩腹需达到一定的力度,每日顺时针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进而促进排便。

麻子仁丸系中医泻下药中润下药物的范畴,自古即治疗便秘的常用药,根据《伤寒明理论》提出的"燥者润之、留者攻之"原则,该类疾病应润肠泻实,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而该方中麻子仁性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大黄、厚朴、枳实俗称小承气汤,可泻热通便,行气除满消痞;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汤攻下之力,对于大便干结者,可加用生地、石斛生津通便。大便干结型便秘原因在于肠道蠕动慢,胃肠道自身分泌粘液少,而麻子仁丸方可增液、、促进胃肠蠕动,缓慢调理胃肠道功能,故长期服用可从根本上解决大便干结导致的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彭松林.麻子仁丸加减治疗便秘51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0(8).

[2]陈佑邦,丁泽民,干祖望,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3]刘国华,张明岛,施杞,等.上海市中医病症诊断常规[S].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0-31.

[4]谢胜,韦金秀,周晓玲.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30-32.

上一篇:手术修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远期疗效探讨 下一篇:肺曲菌球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