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06 12:11:05

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148

厄贝沙坦有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的作用,而黄芪注射液则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及扩张病变的血管,本研究将两药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7月收治DN患者112例,所有病例采用Mogensen的DN分期诊断标准[1],均为早期DN(Ⅲ期),排除伴有肿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剔除在治疗期间未按时服药,或同时用其他方法治疗者。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46.3±11.7岁,平均病程4.8±3.4年。对照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47.2±11.9岁,平均病程4.7±2.6年。两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血压、常规胰岛素等治疗。对照组每日给予厄贝沙坦150mg(商品名安博维);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停用3天后开始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

观察项目: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纤维蛋白原(Fbg)。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观察组在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BT、CT、Fbg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两组治疗前后部分临床指标的比较: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PB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缺血性结肠炎20例镜下表现及临床分析 下一篇:非典型麻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