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审美与创造

时间:2022-04-06 11:52:37

舞蹈的审美与创造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科学的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硬地把古人留下的文字进行抄录,拼凑出来的,而是从前人和今人的艺术实践经验中总结研究升华出来的。

众所周知,舞蹈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体动作艺术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舞蹈艺术审美规律的一门科学,舞蹈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舞蹈审美学。它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创造和鉴赏的科学,是舞蹈与美学交融的一门新兴学科。

舞蹈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家和舞蹈作品都不应也不可能独立于它所属的社会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所以,若不研究舞蹈自律与他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地、完整地把握舞蹈的审美本质。

作为舞蹈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舞蹈美学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及相对界定自己的研究范畴。无疑,舞蹈美学是把舞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舞蹈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根源、形态,自然就是舞蹈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物化,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所以,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当然是舞蹈美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舞蹈不仅是舞蹈美学研究的对象,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审美对象。它之所以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对象,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反映。实际上,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本身也是在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中呈现出来的,研究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的特殊点当然也是舞蹈美学研究范畴之中的重要之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美学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个已然的存在物,通过这一存在去把握其形式美,把握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握其真善美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生成过程,去把握其审美创造、其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其生成过程中的美的传统等等。

吴晓邦先生说的好:“谈美最好从美感说起,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舞蹈美感?我认为,舞蹈美感实质上就是舞蹈的审美意识。它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指广义的舞蹈美感,包括舞蹈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诸如舞蹈的审美观念、趣味、能力、理想和审美感受等等:另一种含义是狭义的舞蹈美感,即专指舞蹈的审美感受,即舞蹈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们,在创作与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这种舞蹈的审美感受,是舞蹈审美意识的核心所在。舞蹈的审美意识,也属于人们社会意识的一种,它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没有舞蹈艺术的存在,也就没有关感可言。要认识舞蹈审美意识的来源和本性,就必然要涉及到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舞蹈美,以及舞蹈的本质与审美规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舞蹈的审美,在心理学上来说,也是属于心理感觉与知觉的认识活动。费尔巴哈与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曾从哲学上肯定了美感是通由感觉器官对客观现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恰巧又是对自己的认识,即人在客观对象上看到了自身,看到了人的情感和生活,于是产生出审美的愉快。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认识的根源,无疑是在感性认识里面,但美感认识毕竟与感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而且舞蹈的美感与一切美感乃至人类的一切意识现象一样,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由此,我们看到舞蹈审美意识(美感)是对舞蹈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就其反映的内容或感受的形式来说,也是人们舞蹈艺术实践的产物,它的内容与特性,是取决于舞蹈审美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取决于一定历史社会舞蹈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它所特有的把握社会现实的审美感知方式,是产生和建立在人类舞蹈文化漫长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之上的。原始社会时期的舞蹈,有其萌芽状态的舞蹈审美意识,这与欲望满足后的、狩猎饱食后的欢乐交织在一起,但它常常被束缚在感觉本身而缺乏想象、理解的自由活动,这是远不能与当今舞蹈多样化发展的高水平的舞蹈审美意识相比的。今天,我们通过舞蹈的审美对象感知到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内容、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社会美育意义。就审美意识来说,它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舞蹈审美意识与一般文化意识、宗教意识、科学意识、伦理道德意识之间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也必然要联系到舞蹈审美观念上真善美的关系舞蹈审美感受的反映特点――社会功利性与心理感受的特殊性――感性、理性以及情与理的统一等,还有舞蹈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异,舞蹈美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舞蹈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舞蹈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等等……都需要我们联系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实践,去做深入一步的研究。至于舞蹈美,我认为它是属于人工创造的美。舞蹈的美和各类艺术美一样,它包括舞蹈内容的美和形式的美,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而形成其特有的美,它就是舞蹈艺术形象的美。

舞蹈内容的美(包括审美情感、趣味、理想、观念等)是舞蹈家对自然与社会生活审美属性的审美意识的集中显现,它与舞蹈的形式美(包括舞姿、动态、音律、服饰、线条、色彩、构图等等)应是水融在一起的。不过舞蹈又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艺术,因此,要重视舞蹈形式美在舞蹈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形式美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然而在重视舞蹈形式美的同时,不可忽视舞蹈的内容美仍然在舞蹈审美中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看来,他们的审美创造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即都努力追求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优秀舞蹈作品的美,我们无不是从完美的、真实的人物形象中直观感受到的。所以,从舞蹈美的全部内涵来作总体上的审视,舞蹈的美,可以说美在形象。当然,舞蹈形象的美,是舞蹈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统一,融化在人物形象塑造之中,熔铸出性格鲜明、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称之为‘美感’。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它的审美创造过程。我认为,舞蹈审美创造的一般规律,可以简述为:审美感受――审美发现――审美意象――审美形象。即舞蹈创作者以审美眼光和心灵,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审美感受,发现并选择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美;进入形象思维的系列加工,从而熔铸出舞蹈艺术美的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它浸透着舞蹈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审美感情、趣味和理想 舞蹈审美鉴赏的一般规律是:舞蹈形象的审美感受――审美意象的感知――审美情感的进发与共鸣――审美形象的评判,即舞蹈欣赏者,从对舞蹈形象的直观感觉、印象开始,进而产生联想,想象,感知审美对象的意象所在,激发自身审美情感,从而作出对该作品的审美评价。舞蹈家从生活情感、想象――形象,即情、意、形,换句话说,从内心到外形。而从观众欣赏角度来说,就恰恰相反,观众是要通过形、意、情来感受的,从外形到立意而获得情的感受,即从外到内。从这里我们看到舞蹈形象是审美创造与鉴赏的核心与集中点。如何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塑造出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舞蹈审美形象,是舞蹈家们孜孜以求的。舞蹈形象是舞蹈意象的物化形态,它决非是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或直接再现与翻版,自然形象是经过意象而转化为舞蹈形象的。所以,舞蹈的审美意象,实际上成为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也即是舞蹈形象思维的核心部分。舞蹈审美意象,就是舞蹈家审美心灵里的意中之象。具体说来,即是第一自然或社会事物,被舞蹈家感知,产生心理表象,经过与同一事物相关的表象积累,产生了对该事物的观念之后,创作者不仅不脱离原来事物的感性表象,而是联系各种相关的感性材料,展开舞蹈形象思维活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泛化、深化给该事物表象染上情绪色彩,注入了主观情感内容,使客观事物的表象与主观的情、意相结合,于是在舞蹈创作者心目中,逐渐形成饱含思想、情感、意趣,表现为精神境界的舞蹈审美意象。也就是说,舞蹈的审美意象是在一定的表象基础上,经过形象思维过程的一系列意识加工,伴随观念的不断深化,情感的凝聚,而有选择地对于那些最能显示主题、人物性格的侧面,紧抓不舍,并使这些表象特别突出出来.强化起来.使之越来越鲜明、丰富、凝练,而成为饱含审美情趣、理想的舞蹈意象。如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舞蹈作品《雀之灵》的经验告诉我们了舞蹈审美意象的突出作用。作品从孔雀的原生形态和舞姿的雕塑感,以及绚丽生辉的孔雀服饰和独具特色的傣家民间音乐旋律,使演员自我爱怜的陶醉,特别是通过她灵动的手指给予孔雀头千姿百态的造型,注入了杨丽萍主观思想的情意,使之融为一体,她突出的强化了孔雀的“表象”,从自然形象――舞蹈意象――升华为舞蹈审美形象。人们从观赏《雀之灵》中,感受到鲜明、生动、丰富、动人心魄的独特的舞蹈人物形象和傣族民间舞蹈的柔美、轻盈、平稳的时空意境,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力来呈现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舞蹈从原生态中提取,塑造了孔雀的形象,古朴、醇厚与自然浑为一体,追求一种任凭时光穿梭,生命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在不知不觉的舞姿变化中象征着图腾,舞段采用剪影的方式静态地制造出远古的空间感。着力于动作的张力和意识的外延,寻找一种腾空的漂浮感。杨丽萍独创的那种雕塑感生发出来的,具有闪烁,生动的舞蹈动作,更是民族舞中所鲜见的。用“形神兼备”来赞誉《雀之灵》是似乎还不够的,杨丽萍那着魔般5的手臂有节奏、有层次的节节律动,分明超出了孔雀的机敏、矫健,反映的是人类对精致完美、灵动自由的不懈追求。给人们以强烈的舞蹈美的感染,带来了鼓舞力量,具有现代意识和富有个性的民族精神,《雀之灵》是一个成功的当代民间舞蹈精品,获得了很高的审美价值。通过美学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我深深地感到,从审美角度对舞蹈的审美与创作活动,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将有效地从艺术理论到实践,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是作品赋有生命力、立体感、艺术性和时代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美是生活,美在心灵。美时时刻刻存在于人民生活中,存在于人民的心灵里。美是舞蹈艺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只有不断地从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式来营造、开拓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才能让人民从舞蹈审美愉悦中,享受时代的新生活,才能让舞蹈成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形象标志。

(作者单位:郑州师专音乐系)

上一篇:试析肌理制作在当代工笔画创作中的盛行之因 下一篇:《纸新娘》审美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