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林丹化茧成蝶

时间:2022-04-06 08:02:00

林丹,他有两年半的时间占据世界第一男单的王座,但他从来不是世界羽坛的宠儿。他是中国队夺取汤姆斯杯、苏迪曼杯的头号功臣,公开赛冠军一个接一个拿,却总和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擦肩而过。可即便这样,很多人还是视他为“无冕之王”。

在马德韩非世锦赛上,等待多年的世锦赛男单冠军终于投向了林丹。那一刻,林丹终于打破宿命,化茧成蝶。

“世界上最好的男单在这里”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眼睁睁看着陶菲克夺冠,再到2005年阿纳海姆世锦赛决赛0比2完败,林丹和印尼浪子陶菲克的恩怨,笼罩着他整整两年。面对窘境,林丹依然镇定而且坚持:“每次比赛,任何情况下,我都告诉自己,我不是来锻炼的,我就是要赢。”

这种不给自己退路的方式,让林丹活得真实而且认真。这次世锦赛前,中国队结束晋江集训时,以一次卡拉OK大赛替代誓师大会。比赛当晚,林丹上台:“大家好!我今天有三个部分要讲!”没有了主力、替补、教练、队员之分,林丹一登台,就开始耍宝。台下立刻嘘声一片。“第一个部分,每次来晋江集训都是我进步最快的时候,很感谢晋江,我很喜欢这里。第二个部分……“林丹卖了个关子,”世界上最好的男单在哪里?“边说,边跳下台和队友们站到一起,男单组全体队员齐刷刷起立向大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出其不意的举动,连当晚评委之一李永波的太太谢颖也为之叫绝。”第三个部分,谢颖姐!我今天不是来拿最佳歌手奖的。台下笑声四起。

当晚的林丹,质地上佳的亚麻色衬衣、剪裁特别的军绿色长裤,比起其他队员T恤牛仔的装束,显然是有备而来。最后,如林丹所愿,谢颖将“最佳服饰奖”颁给了林丹。比赛结束后,总教练李永波打趣道:“给你这个奖主要是因为你进最佳歌手前三名够呛,你可别得意。你看人家鲍春来全身上下的帽子、衣服、手表,再看左右手上戴了那么多装饰,脖子上还有项链,不是照了很长时间镜子,哪有那么帅?”李永波这样的调侃听起来是给林丹泼冷水,但如果没有特别的偏爱又怎么会和下属开这样“亲密”的玩笑呢?

李永波从来不掩饰他对林丹的偏爱。在错过了雅典奥运会、阿纳海姆世锦赛之后,中国男单已喊出了要在马德里羽毛球世锦赛上把冠军拿回来的口号。“从目前状态和气势上来讲,我更认为林丹有夺冠的希望。”出征前李永波曾这样说,“他是一个让教练不得不喜欢的队员,尽管他很有个性,锋芒毕露。”没错,从2004年至今的两届汤杯、一届苏杯上,林丹还从未输过球。“第一单打,决定的是整个队伍的命运。”李永波说这话时已放心地把这份责任交给了林丹。

一次次的胜利让他不能输

两年前的汤杯,林丹首次出任第一单打。在首盘2比0战胜盖德后,林丹激动得仰天长啸,脱去上衣紧握双拳躺倒在地上。那激情一脱,将他的霸气和张扬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是他那一刻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两年后,林丹再次为中国队出任第一单打,这次2比0的完胜,林丹高举右手食指做出“1”的手势,一个潇洒的军礼,林丹低头狠狠地亲吻着胸口衣服上的国旗。这动情一吻,让人们明白,林丹的心中承载的是对祖国、团队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林丹说,每次胜利后的庆祝形式都是他发自内心地自然爆发,只有一次胜利后的庆祝动作,却是他早就计划好的“复仇”。“2002年的一次公开赛上,我输给了盖德。我在第二局9比4领先的时候腿部抽筋,但裁判不允许我休息,还出示了黄牌警告。后来我一分没得输了比赛。因为那是盖德受伤复出后的第一场球,所以他获胜后很激动,拼命地拍地板。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所以当2003年我再次遇到盖德,2比0赢了他之后我也用同样的方式庆祝。那次我记得非常清楚。”

林丹承认,他很不喜欢输球的感觉,甚至有点输不起。“我很不愿意接受输球的事实毕竟我有年半一直在赢。”所以,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超级丹”。“这会给我压力,好像‘超级’就不应该输球。”于是,我们再也看不到2004年汤杯上那个激情四溢甚至有些嚣张的林丹,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在压力下度过。

赛场上的恩恩怨怨,胜负无常,让林丹觉得很难有什么事让他能开心起来,而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前哪怕去看一场喜欢的电影也能开心,可现在我考虑更多的是电影有多长,看完还来不来得及归队。当羽毛球变成工作,事业以后,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开心、满足。赢了也只是一瞬间的兴奋。拿冠军是最开心的,没有什么能带给我更大的快乐。羽毛球现在对我,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挑战。

女友口中的“大男子主义”

“是不是福建人都有点大男子主义?林丹就是这样!”女友谢杏芳说。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了3岁的大男孩,谢杏芳总是宽容。女孩子们之间逛街、聊天、吃饭的活动,林丹从不干涉也不过问。可每当走到林丹和他的一帮朋友中,谢杏芳在这帮男孩子中间也不会觉得无聊,她总是乐于听他们聊那些有趣的话题。每次聚会,谢杏芳吃饭速度慢,一帮男孩子吃得差不多时,林丹就急着买单赶着去做他的下一项安排。而此时已经努力埋头吃饭的谢杏芳往往才吃了七成饱。若不是林丹,谢杏芳身边亲密的朋友,一定会觉得林丹不够细心体贴。可了解林丹的朋友们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他就是这样的!自己吃完起身就要走。”谢杏芳“抱怨”着。只有在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光,林丹和谢杏芳才会十指相扣、手牵着手散步、逛街。我们很难说,哪个是真正的林丹。但林丹清楚,自己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

对于林丹的个性人们见地不同。有人欣赏他唯我独尊的个性,有人说他是在作秀。林丹从不去关心这些。就像他从少年时就只认定一个偶像——张学友,就连房间里也放着他观看《雪狼湖》巡演最后一站时和张学友的合影;就像他一直梦想着拥有一辆自己的跑车——宝马Z4,不怕别人说他太张扬一样。他只坚持着自己认为应该坚持的。

林丹并不难琢磨

经历了奥运会,世锦赛的痛苦,如今的林丹很多时候沉默不多言,他明白只有赢球才是最好的回击。“李指导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如果平时开心了,场上对手就会让你不开心。”林丹说。

在一次聊天中,李永波有意无意地对林丹说,要成为一个强者,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就是什么都要比别人强。哪怕是自己的女友。“争!他什么都要跟我争!”谢杏芳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对林丹孩子式的好气和好笑。

和女友都要争,更不要说他的宿敌、冤家陶菲克了。对“陶菲克”这个名字,林丹并不回避。“我的目标是要成为别人超越不了的对手,而他(陶菲克)现在就是我的个目标,毕竟他有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在手。而我就是要拿很多冠军来证明自己是最好的。我要超越他的成绩。清楚了这个目标,我就不会迷茫,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林丹,更能以轻松 的心情面对任何对手和挑战。马德里世锦赛前一天训练结束后,男单组聚在一起边做放松边聊天。躺在垫子上接受队医治疗的林丹掰着手指开始数:“男单的孙俊,董炯,女双的葛菲、顾俊,后来的龚睿那、周蜜,哪个世界冠军的酒量不好啊?”大家似乎觉得有道理,有人附和道:“没错没错,特别是葛菲、顾俊,打球天下无敌,喝酒那也是没得说,特别是顾俊从来不推脱,而且很主动。

酒品如球品,但凡打球潇洒的,似乎喝酒也十分爽快。“有一次去丹麦打比赛,请乔纳森喝酒,他非要问为什么请他喝,不问清楚就是不喝。不喝,我们自己喝。”有队员说。林丹继续说:“韩国的金东文,比赛期间根本用不着训练,每天晚上喝酒。2004年奥运会,陶菲克不是从第一天喝到最后一天?”聊到这,队医听出这好像有成绩和酒量成正比的意思,马上打断他说,“天才们要是滴酒不沾,就更能拿冠军了!”“2004年我一口没喝,结果第一轮就淘汰了!”林丹自嘲着队,友们早笑得前仰后合。见一旁埋头苦练的鲍春来并不搭腔,林丹便拿他寻开心:“小鲍!你说,在韩国你肯定喝了吧!”见鲍春来一头雾水,大家更是笑翻了天。玩笑不能当真。说起手下的这帮爱将,李永波想了想说,“要他们喝,都还挺喜欢喝,但酒量不行。

事实上,虽说林丹酒量不错,但他是个非常自律的人,每次出去吃饭,饮料只点雪碧。“体检报告出来后,队医说我属于肌肉反应比较大的类型,容易疲劳。所以平时饮食就会比较注意,多吃主食、多补充糖分。”业余时间,林丹不玩电脑,偶尔玩游戏也只玩枪战类的。他爱好不多,也很传统,偶尔和朋友出去唱歌,和女友看电影,但所有活动的底线就是准时返回宿舍。

过于成熟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让人觉得林丹很难捉摸,难以接近。其实大不然。今年5月,中国羽毛球队一行来到上海和浙江横店拍摄广告。由于林丹的戏份最重,凌晨4点,林丹便和演职人员一起从上海出发,前往4小时车程外的横店影视城。途中,随行的工作人员拿DV纪录下拍摄花絮,一上车就进入梦乡的林丹自是浑然不知。“完了!他们不会把我睡觉流口水的镜头也拍下来了吧?”一觉睡醒,林丹惊呼。车里笑成一片。旁边有人私下议论:其实场上霸气的林丹还是挺可爱的。

责编/王查娜

上一篇:NEC杯火爆深圳 下一篇:“亮剑”尚需多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