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时间:2022-04-05 03:11:33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作者单位:679100 云南省腾冲县妇幼保健院

通讯作者:刘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4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24例,剖宫产121例,且两种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08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也成为产科关注的重要问题[1]。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4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孕妇,占同期分娩孕妇的3.21%(145/4511)。孕妇年龄24~43岁,平均34.3岁;孕周36~40+5周;产次1~3次;距上次剖宫产时间1年8个月~11年。

1.2 方法 根据选择的分娩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阴道试产组31例,再次剖宫产组114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产妇的实际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并统计不同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均在SPSS 11.0统计软件上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14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孕妇,31例患者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24例,试产成功率为77.42%,其余7例患者试产过程中出现手术指征,故改为剖宫产。最终行剖宫产121例。

2.2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阴道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产伤、死亡、先天畸形的新生儿。见表1。

2.3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的影响 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产科难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剖宫

产手术的日益完善,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产妇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首次剖宫产率逐年递增,进而直接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面临分娩方式的选择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唯恐子宫破裂造成医疗纠纷,医生在向产妇及家属交代病情时,仍倾向于再次剖宫产,使得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本组资料分析发现,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张小勤.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7例分娩方式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57-58.

[2] 周虹.社会因素剖宫产及剖宫产率的临床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0):637-638.

[3] 耿正惠,马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16(5):275-276.

(收稿日期:2011-12-31)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镜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作用 下一篇: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