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服装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2-04-05 03:08:43

中式服装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 要:中式服装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的重要彰显形式,近年来逐渐受到海内外不同国家人们的亲睐。但由于中式服装在发展中受到了产品种类、传承载体以及市场开发等各类因素的制约,导致其目前的发展状态并不理想。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中式服装的传承、设计、理念更新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讨论分析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式服装 制约因素 应对措施 民族文化 市场开发

中图分类号:F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20-01

与西式服装相比,中式服装从面料、款式的设计到装饰等都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式服装作为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其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取向,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今天,中式服装文化理应得到大力的推进与发展。面对西式服装的广泛传播与冲击,我国要加强对传统服饰文明的传播,增强人们对中式服装文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其它民族服饰文化的艺术形式,拓展多元化的中式服装设计视角,丰富产品系列,从而扩大中式服装产业的市场潜力。

1 当前影响中式服装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式服装是我国国人审美情趣、道德风尚以及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要满足国人的社会活动需要,还要满足其自身的民族精神情节,因此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也较多。总的来说,影响当前中式服装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有效传承的缺失

服装文化与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会随其变化而变化。但是,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时,民族服装文化就会因缺少时间而难以进行有效地传承,从而严重影响民族服装的传承发展。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我国的传统服饰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风俗习惯遭到了严重的批判与否定,从而导致许多传统工艺在该段时期的丢失。80年代之后,中西方国家在物质文化上的巨大差距使得许多国人开始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与文明,这就为中式服装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国人的穿着习惯也被逐渐改变,从而导致中式服装在传承链条上的中断。

1.2 产品系列的缺乏

由于中式服装在面料、款式和装饰方面极具民族特色,使得其与西式服装很难进行穿着搭配,从这一角度来说,当前的中式服装主要存在着品种不齐全、覆盖面窄以及样式单调等缺陷。如从品种上来说,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式服装主要为唐装和旗袍,而具有中国特色的衫、裙、裤、袄、袍等产品很少。同时,中式服装还缺乏能在寒冷天气中穿着的袄裤、马甲和旗袍等。

此外,在服装样式上,中式服装的许多款式都有着较为严重的模仿与抄袭现象,雷同性较大,从而缺少了自身的民族特色。而在覆盖面上,中式服装在男装、童装以及老年服装中缺少变化和品种,大多数男装都是为了陪衬女装而出现的,缺乏单独的男装品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式服装的发展。

1.3 缺乏有效的市场拓展

我国早期的传统服装主要是一些职业服、礼仪服和练功服等,其虽然保留了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但在制作上仍不大考究。当前市场上的许多中式服装在目标定位上缺乏明确性,许多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采用成本低廉的化纤面料,并用机械来代替人工,这就使得生产出来的许多产品并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从而不利于产品市场的拓展。同时,许多服装企业为扩大销售业绩经常采用批量性的生产方式,而忽略了服装的合体度与特色,从而影响了顾客对中式服装的消费体验。

2 促进中式服装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中式服装与我国民族习俗文化的结合,提升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力

中式服装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习俗。因此,中式服装的推广与发展可以先从我国传统风俗中的婚丧嫁娶等仪式开始,加强民族习俗文化的宣传,从而提升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力。如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统服饰文化与民族风俗文化等相关知识的渗透与学习,或者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以及一些大型的服装博览会等来进行传统服饰文化的宣传,以增强中式服装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2.2 加强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彰显民族特色

中式服装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与我国的民族习俗文化结合起来以外,还要打破民族、时空和种属的限制,充分发挥设计师的表现空间,以增强其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在实际的服装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年画、雕塑、戏曲、漆画以及陶瓷等所蕴含的民族元素的借鉴,以彰显中式服装设计的民族特色。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青花瓷”礼服就是把我国传统服饰中的旗袍与青花瓷图案进行结合,从而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篇赞誉。

2.3 拓展多元化的设计视角,丰富产品系列

产品系列的缺乏是中式服装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进行实际的产品设计时,我国的传统服装企业可以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面料、服饰以及造型来进行中式服装的产品设计,拓展多元化的服装设计视角,如通过与西方服饰特色的结合来设计出具有中西特色的新颖款式与造型,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此外,中式服装还可以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元素融入到衫、裙、袄、裤等服装中,加强中式服装产品的系列开发,以满足现代人对各类服装产品的需要。

2.4 转变经营理念,加强对中式服装市场潜力的挖掘与开发

现代经营理念的树立是我国传统服装企业开发市场潜力的重要方法与路径。在当前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下,中式服装企业在发展中要注意及时掌握市场中的消费动向,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通过参与相关的公众活动来赢得人们对中式服装的关注。此外,各企业还要建立相关的快速反应系统,加强对附加值较高的中式高档礼服的关注,健全营销渠道,完善服务设施,对于一些高档服饰要做好修补、洗涤等各项售后服务,从而增强企业自身的口碑效应,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针对当前形势下中式服装在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我国传统服装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重视服装生产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并通过提取我国传统服饰中的面料、造型以及装饰等中国元素来增强中式服装的自身特色,完善产品的系列开发,以促使我国传统服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逸群.中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9-51.

[2] 杨笑冰.中式服装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丝绸,2010(8):61-65.

[3] 王跃明.我国服装产业文化创意研究[D].中南大学,2008.

[4] 方泽明.21世纪服装业发展趋势展望及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2-65.

上一篇:陀螺仪在联系测量中的应用 下一篇:PGNAA在线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