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对心理学理论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2-05-22 08:02:45

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对心理学理论建设的意义

摘 要: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对实证主义统治下的心理学危局有一定的挽救意义,它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视野,扶正了理论建设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为心理学提供了元理论基础和新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心理学 理论建设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51-02

Abstract:The rise of post-positivism saved the crisis of psychology ruled by positivism. It overstepped the traditional dualism vision, sustained the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the psychology building and provided a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 new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Positivism;Post-positivism;Psychology;Theory Construction

1 心理学理论建设的结构

造成当代心理学破碎以及分裂的直接原因就是对理论心理学的轻视。理论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两个大方面: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就是元理论,它高度概括了心理学学科的性质理论,对心理学实体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思想和原则起到指导作用。实体理论包括的两个方面分别是:(1)一般理论,包括的内容有心理学中的混沌理论,心理学系统论、决定论和以事论等方面。(2)具体理论,涵盖了像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方面。这方面的理论现在较为突出的一个缺陷就是缺少元理论的指导,该部分理论之间相互矛盾,无法整理成条理完整的理论结构。

2 后实证主义对心理理论建设的意义

2.1 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开辟了道路扶正理论建设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实证主义的主导地位宣判了理论研究的死刑,理论被看作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经不起经验证实的检验。然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动摇了实证主义的理论根基,科学哲学家波普认为,理论先于经验观察,因为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而目的性和选择性是理论观念的作用,且观察中有理解,有理论观念的指导,是在一定的理论观点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理论先于经验观察。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其著名的《发现的模式》一书中[1],阐述了“观察负载理论”的思想,汉森指出,观察是一种负载理论的活动,决定观察者看到什么,他已有知识决定了他对某一事物的观察。汉森关于“观察负载理论”的命题从根本上否定了经验主义的知识标准,给了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最主要代表―― 逻辑实证主义以致命的打击,为心理学家重新认识理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2 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元理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主义哲学将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元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的兴起动摇了实证主义的根基

西方理论学中代表后现代取向的主要就是社会构建论。它的主张是心理学知识具有社会构建特性,主张是人在进行社会生活时“发明”知识的,而不是实验论证“发现”的。

所有的知识皆为一种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文化的、语言的建构。所以,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

2.2.2 对二元论的超越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基本信念,二元世界的划分一直潜藏着合法性危机。首先,二元世界的存在无法得到经验或逻辑证实,因为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人表征的世界,表征之外的物质或精神世界是否存在,原则上不可知。其次,在二元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唯物与唯心、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斗争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

2.3 评价标准

理论评价标准是衡量理论的科学合法性的标尺。在经验主义的条件下,对理论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与经验证据的相符或与经验证据的一致性。任何理论只有经过经验的验证,与事实具有相符性,有证据的支持,才具备真理的特征。这种标准是实证主义主导下的产物,自然也被实证主义者绑架,成为排挤理论建设的工具。

2.3.1 概念与逻辑标准

后实证认为,理论的评价并不需要时时处处寻求经验实证的数据。依照库恩的观点,经验数据并不是独立于理论的,不同的理论框架之下,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对立的双方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的数据的原因。理论心理学寻求更为简单的评判标准。“它采用概念水平的逻辑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4]

2.3.2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标准

后实证主义主张,心理学的所有理论都不能逃脱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任何一种理论都反映了一定意识形态的要求,任何一种理论也都有意或无意地把我们面对的世界划分成几种范畴,把我们的注意导向生活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赋予研究对象以某种价值和意义。

2.3.3 修辞和叙事的标准

修辞是理论的一种劝导艺术,叙事是理论的一种表现方式,两者在本质上通过一定的表述方式,提高理论的劝导和说服力,增加理论的可靠性和可信任度。“通过

上一篇:有关数字博物馆资源应用于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探... 下一篇:论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