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也不要跳过头

时间:2022-04-05 03:23:01

广场舞也不要跳过头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很多中老年人特别是退休老人锻炼身体的方式。它不仅是锻炼的方式之一,还可广交朋友,消除孤独感。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在公园、社区,也不乏有中老年人舞动的身影。但运动医学专家告诫市民,很多人跳广场舞存在误区,甚至会踩上“雷区”―轻者伤身,严重的可能出现脑卒中,甚至运动性猝死。

据一位医生说,近来因跳广场舞不当,到骨科、内科、心脑血管科等就诊的患者人数有上升趋势。有一位60多岁的市民曾大妈,是个文艺爱好者。10年前就开始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还召集了一大批爱好者,组成了一支跳舞队。她们每天至少要跳1个小时,有时候要参加舞蹈比赛,还会增加练习时间,要跳2个小时左右。前一阵子,曾大妈感到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甚至都无法屈膝,就去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她患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原因是跳广场舞过度而引发。还有几位患者,都是“痴迷”广场舞,跳舞过度造成关节磨损。有的女士为了好看,穿着高跟鞋跳广场舞,导致脚部受伤。跳舞对身体是有好处,但跳舞方式不当,运动过量,对身体反而有害。

退休老人在跳广场舞的过程中,应该在时间、场地、运动强度和动作幅度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选择动作稍温柔的舞蹈

选择广场舞不要过于盲目,要弄清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什么样的舞蹈,切忌盲目仿效。特别是老年人,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也要避免街舞、迪斯科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一般宜从简单动作做起,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动”起来就会有健身的效果。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中等强度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还要监控脉搏,最好在(100~120)次/分。

2.尽可能选较松软的场地

不少社区都有广场舞的固定训练场所,以就近参与为好,不必跨社区“长途跋涉”。不要在车道边灰尘和汽车尾气(含多种致癌物)多的地方跳舞。路边水泥或瓷砖地太坚硬,可能给关节带来一定损伤,不宜作为运动场所。最好选择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草地,或松软的沙地,或有弹性的塑胶地板,且要尽量避开风口。

3.跳舞时间以45分钟为宜

跳广场舞的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以45分钟为宜,冬季以30分钟为宜。觉得疲劳,就应缩短跳舞时间。专家认为,老人运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4.跳广场舞前准备不能疏忽

跳广场舞前30分钟不宜吃大量食物。但也不能空腹,空腹易引起低血糖,导致无力、眩晕等不适感。避免因突然运动而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运动前应活动一下膝关节、手关节,扭扭腰,拍拍腿,做5~10分钟热身活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5.穿适合跳广场舞的着装

衣裤要选择全棉的,能吸汗并尽量宽松些,以确保四肢气血流通。鞋子以鞋底柔软且合脚的气垫鞋、运动鞋为佳,不要穿皮鞋、高跟鞋、鞋底太硬的休闲鞋或者不合脚的新鞋,防止扭脚。

6.跳舞动作幅度别太大

中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而且,神经系统反应迟钝。一旦跌倒,关节、肌肉容易损伤甚至骨折。应该选择动作幅度小、难度小、强度小的舞曲。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千万不要轻易去尝试。

如果呼吸不畅,应先休息片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练习。一旦出现不适感,如腿部疲劳、眩晕、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练习。

7. 急性病患者不宜跳广场舞

与其他运动形式一样,并非所有人或所有时候都适宜跳广场舞,凡急性病患者(如急性肠胃炎、急性气管炎、急性肝炎、急性心肌炎以及感冒发烧),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都要暂停活动。血压和心脏有轻微不适者,则要在活动强度以及时间上做好选择与安排,以免意外发生。

上一篇:患了肌张力障碍,该如何治疗? 下一篇:肿瘤专家谈抗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