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时间:2022-04-05 02:55:40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现阶段,在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应该积极探索优化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措施,逐步改善现状,促进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86

重庆市大足区位于重庆市西部,隶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区总面积约为1500km2。近几年在重庆市大足区的发展过程中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蔬菜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对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1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50多个蔬菜农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的认证,并且构建了4个农业标准示范区,多处大棚基地,为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政府部门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加强对合作化的重视,鼓励建设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对农业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希望能够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大足区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建设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如农业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水利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蔬菜农业重视工作专业化程度偏低,农民群众缺乏蔬菜规模化种植的经验和技术等,不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工作的开展,限制了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蔬菜种植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生产成本高,也局限了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新时期应该注意结合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积极探索优化发展措施,为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发挥优化措施

基于当前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新时期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就应该对发展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时俱进地探索更为科学的发展对策,为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争取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促进重庆市大足区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1 逐步完善蔬菜产业农业基础设施

重庆市大足区在发展蔬菜产业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的情况,加大投入力度,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保C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农田灌溉和排水方面的需求,政府应该加强在农田灌溉和排水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水基本条件。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设置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相关科研单位对蔬菜产业中优质品种的研发,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农户购买农机和建设冷藏库方面,应该适当的增加补助力度,减少农民群众的负担,促进蔬菜产业生产力的提高,有效推进重庆市大足区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

2.2 全面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

在重庆市大足区发展蔬菜产业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对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探索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研发工作的重视,并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蔬菜种植培训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服务,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水平,为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唯有如此,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才能够逐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促进重庆市大足区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

2.3 高度重视农户的组织管理工作

在政府部门加强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户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会对产业建设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也应该保持对农户组织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促进农户专业合作向着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指导农户结合蔬菜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蔬菜种植工作,有效提高蔬菜种植的市场化程度,推进蔬菜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只有这样,重庆市大足区在建设和发展蔬菜产业的过程中才能够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保证重庆市大足区农业经济建设实现持久稳定运行[2]。

3 结语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成效,整体发展水平也有所提升,对重庆市大足区农业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部门要想促进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就应该对产业发展措施进行适当的优化,为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大容,谷易.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农家科技旬刊,2016(9):45-46.

[2]姜瑜.重庆市大足区龙水湖畔文化创意基地现状发展策略调研报告[J].青春岁月,2015(12):36-38.

上一篇:浅谈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下一篇: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