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时间:2022-04-04 06:55:27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摘 要: 随着人们对学历的追求日益加剧,高中热、大学热的不断升温,高职高专学校生源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如何搞好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工作,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院实施了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本文对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实施情况、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 实施效果

引言

多年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在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职高专学校生源受到严重冲击,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我院2005年新生中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分布为:70分以上11.8%,60分以上27.7%,60分以下60.5%。统计数据显示出学生英语基础的层次跨度较大,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面对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对学习需求层次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将较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学生兴趣、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适应关系,将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课堂难于管理。同时,统一化的教学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本来就是英语学习失败者的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流失。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分层教学实施指导原则

以往几年的探索表明,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存在不同差异性,表现在性格、情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视点也是重要影响因素。1970年,戴尼斯吉拉德(Denis Girard)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受学生喜爱的外语教师首先应当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其次要公平,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偏不倚,关注每个学生。为了尽可能地顾及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我院分层教学遵循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分层合理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即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些差异,把握优势差异,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做到学有专长;分层合理性原则,对"分层"的正确认识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把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内容,务必使他们认识到:分层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教育教学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选择的机会、时间和空间;教学主体性原则,即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激励性原则分层教学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二、分层教学实施情况

(一)学生分层

1. 调查准备

我院在2003级-2005级非英语专业各个班试行英语分层教学。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收集可靠的信息、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我院公共英语教研室向2005级589名学生进行全面的情况调查。学生的反馈信息如下:

从统计数字看出:一方面,学生对这门传统的基础课提出了质疑,他们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是英语学习的失败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放弃了对英语的追求;另一方面: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接受英语的学习,但支持英语分层教学的比率较高。

2. 摸底分层

组织进行英语入学摸底考试,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内容不超出高中教学大纲,考虑到学生高考考完后没复习高中知识的实际情况,命题时尽量避免记忆类的试题。成绩分布:

原来设想按1∶2∶1的比例分3个层次,由于摸底成绩有点出乎意料。经过充分研讨,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决定分成2个层次--A、B。学生中学习成绩较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或勤奋的属于A层;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一般或学习情绪不够稳定的属于B层。

3. 师资选配

师资选配依据适合性的原则,依据教师教学的特点进行选配A、B班的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原来行政班教学都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难免会形成教学的思维定势,若分层教学后还按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组织教学,则不符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势必会影响分层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能及时研究出新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使各层的教学质量有保证。

(二)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它包含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水平和行为操作,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低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适用于较高层学生。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分层

1. 课堂分层

A、B班的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的课堂教学策略是:

2. 练习、作业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同时教师辅导、批改作业体现不同的方式。

3. 辅导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对B班学生要及时、细致、耐心辅导,并加强检查、督促,注意反馈;对A班学生定期定时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和设计试验的探讨和研究。

三、分层教学效果

(一)学生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提高。调查数据显示,75.7%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后教师的讲授内容更有针对性,45.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比以往好得多。在一年两次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等级考试中,B级考试的通过率03级和04级始终保持在80%以上,05级入院第一次考试通过率就达到了71%。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高职高专组比赛中我院获得了特等奖一名,其他奖项若干的好成绩;在全国第二次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我院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第三次比赛中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关心每一个体,这促使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学情,刻苦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适合本层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我院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在教学设计、辅导、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分层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另一方面对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技巧大有裨益,对师德修养、敬业乐业精神也是一大促进。教师之间的教研气氛比传统教学时更热烈,集体备课、说课、评课、外出调研的机会增多,各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中得到提高。

四、分层教学体会

(一)准确定位各层的教学目标,是顺利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素

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模式,其目的是因材施教,要实现这一目的,准确定位各层教学目标是关键。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配备适合该层特点的教师,各层任课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来确定恰当的课程目标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实施教学。另外,教学目标应是动态的,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二)建立和完善与分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顺利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对象层次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相对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能力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分怎样计算?这些都是实施分层教学后较为突出的实际问题,也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分层教学就会半途而废。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也在探索之中。

(三)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工作,是顺利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现象值得深思。分层教学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弊端,如占多数人的中间层在教学目标有所降低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地获得成功,因而会产生满足感和懈怠情绪,他们即使有能力也不愿再往上一层学习;而部分处于较为低层的学生由于在降低教学目标后仍未能完成学业从而容易失去学习自信心。因此,必须做好分层前及分流中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只有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分层教学才可能得以顺利实施。

结论

事实上,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也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如何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潜心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参考文献:

[1]F.W.克罗恩著.李其龙等译.教学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

[2]左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年第3期.

[4]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

[5]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人文关怀教学策略”与高校英语教学 下一篇:母语负迁移与英语句法错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