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请给予我___的权利”导写训练

时间:2022-04-04 02:04:58

半命题作文“请给予我___的权利”导写训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追求越来越强烈。面对学校的种种禁令,面对教师的威严训导,面对家长的强令性束缚,处于弱势的中学生的权利往往被漠视和否定,于是乎致使隔膜、误解、冲突难免发生。由此而生的是是非非,不同见解,对于尊重、平等的呼唤,成为了社会一大景观。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于这个话题,一定有许多话要倾吐,要表白。就请以“请给予我的权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有感而发,抒写肺腑之言。2、字数不少于600字;3、体裁不限,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补写的部分给了你自由想象的空间。你可以从易于抒发的情感点切入,填写好半命题题目。如“哭”“倾诉”“辩白”“玩耍”“平等”等字眼。补写的词语要易于驰骋你的文思,内容要感染人,要能激起人的共鸣。构思时,要精于选材,能够突出主旨。

自然,文思一定要灵活,不一定拘于实情,也以写想象作文。

一、你能否运用拟人化手法,围绕作文要求,写一篇新意十足、情趣盎然的想象作文?

二、你能否写一篇注重心理表白,倾诉衷肠,感人心扉的作文?

三、你能否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你熟悉的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地表达你的所思所感?

爸爸,请给予我失败的权利

孟庆杰

爸爸,这件使我伤心的事,我一直想对您倾诉。

前几天,我对于这次期中考试心里没底儿。就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让您对我说一句鼓励的话,您说:“孩子,你一定能考个好成绩!”您说的这句话意味深长,内含着很大的期望。我深感这句话的分量,心里热乎乎的:爸爸,就凭着您这句话,我也要信心十足地考出个好成绩来;就凭着您这句话,我也要力争上游,为您争光。

第二天,先考语文。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所以您认为我这次也一定能考好。考试之前,我脑子里不时地想起您鼓励我的那句话:“孩子,你一定能考个好成绩!”就这样,我充满信心地考完了语文。回到家,您问我考得怎么样,我满不在乎地说:“还行。”

那天,发下试卷一看,顿时蒙了,语文成绩考糟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又害怕又沮丧,心想:回到家,我怎么对爸爸说呢?回到家,我怎么说出口呢?回到家,如果别人问我,我怎么……顿时,一大串问号在我脑子里跳舞,我好想大哭一场。

爸爸,回到家,您看了我的语文试卷,火冒三丈:“你怎么考的?别的题做得还行,可作文写得太糟,纯粹是胡编滥拼的,光写空话!平时,让你多写多练,你不听,现在结果怎么样……”听了这些话,我觉得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心里空了,愧疚之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泪水夺眶而出。

爸爸,我知道您这时的心情十分烦躁,我知道自己辜负了您的期望。可是,爸爸,您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吗?难道,我就没有失败的权利吗?面对这个分数,我是多么难过,多么失落,多么后悔!面对这个分数,我好想把试卷撕个粉碎,恨不得让这一切都消失掉,我好想再重新考一次试,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您的女儿并不笨,别人能考好,您女儿保证也能行。何况,马失前蹄,在所难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爸爸,请相信我,请理解我,请鼓励我;在我面对失败的时候,在我尴尬无奈的时候,在我烦苦无助的时候,请给予我失败的权利,请给予我一个微笑吧!我会在您期待的目光里,在您关爱的光辉中走向美好。

一腔苦恼,起伏心潮,娓娓倾诉,殷殷渴望,撩人情怀,感人心扉。愤怒出诗人,真情出佳作,诚哉斯言。真切入微的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复杂多变,荡气回肠,耐人品读。

大人啊,

请给予我自主锻炼的权利

王玉宾

“公主”是谁?本姑娘也。本姑娘在亲人们的百般宠爱中长大,穿衣只需一伸手,吃饭只须一张口;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姥爷姥姥的贵客嘉宾。

本“公主”身在福中不觉福,反而生出一些烦恼来。

这不,学校里组织钉纽扣比赛。我压根儿没做过什么针线活,也参加了比赛。比赛一开始,不少同学大显身手,飞针走线,动作轻巧利索,还真像那么回事,我好羡慕。我捏着针,盯着针眼儿,另一只捏线的手却总是抖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细线穿过针孔儿。开始钉纽扣了,小小的针儿依然让我作难,我手里捏的好象不是针儿,而是一根木棒。看到一些同学已完成任务,我有点犯急,针儿忙乱起来,一不小心扎着了手,没感觉多疼,泪却从眼里涌出来。我焦急,我委屈,我抱怨,神情十分难堪。这时有好几个同学在旁边讥笑我。我低着头,心烦意乱地忙了一通,总算交了差。比赛之后,同学们说着,笑着,十分开心。我却是躲在一旁,垂头丧气。

回到家,我把一肚子的怨气往妈妈身上撒,怪妈妈平时不教我做针线活。怪妈妈一味“剥夺”了我生活的自。妈妈没有责怪我,却责怪老师,:说:“当学生不就是念书学习嘛,搞什么钉扣子比赛呀?这老师也真是的!来,我给你包包手……”我一甩手,不理妈妈。我抱怨妈妈为什么不理解我!

通过钉扣子比赛,我尝到了“四体不勤”的苦头,就在家四处找活干。看到妈妈洗衣服,我就忙蹲下身子去洗;可妈妈拦住我说:“你怎么会洗衣服?再说,这活儿也用不着你干,快去做作业吧。”我缠着要洗,妈妈扬扬手,埋下头洗衣服不再搭理我。看到满头大汗的爸爸从车上往院子里搬运玉米,我忙赶过去帮忙,爸爸却拦住我说:“女孩家,这活你干不了,反而碍我手脚。快去看书,还是我自己干吧。”星期天,我偷偷帮爷爷去担水。没走几步,我就被压得呲牙咧嘴,不得不把两桶水各倒掉一半,总算挑回了家。爷爷急忙收起水担子说:“没事找事,自找苦吃,还用你挑水?”我只好一努嘴跑回屋。我劳动的机会和“权利” 就这样一次次给“剥夺”了,我劳动的热情也渐渐消退了。

一件“麻烦事”,又使我陷入了苦恼。放学后,我一推自行车,后车胎没气了。我借来打气筒。这还是我第一次给车胎充气,因这类“业务”平时都由爸爸实行了“三包”。充了半天气,一按车胎,气根本没进多少。我来气了,只管傻充一通;累了个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车胎还是瘪瘪的,没气儿。我气得泪又涌上来。这时,我要好的同学过来帮忙,问明情况,一按车胎说:“哎呀,你傻透了!你的车胎肯定给扎坏了,怎么能充上气?”我急忙问:“那怎么办呢?”“这有啥难的?推着车子到车摊上去补车胎呗。”在同学的帮助下,好不耐烦地等着补好车胎,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爸爸看到我不高兴,就问原因。我把所受的“委屈”一股脑吐给爸爸听。爸爸竟一笑说:“小事一桩,就苦成这样,生活能力也太差劲了。”

“差劲,差劲,能不差劲?”我嚷起来,“还不都怪你和妈妈?什么活都不让,什么事都包揽着!我长大了你们能管我一辈子吗?”最后一句是跟班主任学的,在这里就顺理成章地用上了。

爸爸妈妈听了我的话,都有点目瞪口呆。妈妈愣着神坐在一边;爸爸吸着烟,若有所思。

是啊,爸爸,妈妈,不要再把孩子当作笼中鸟了,放飞我吧!请给予我自主锻炼的权利!我最终要离开你们,自己去闯荡世界的。你们能照顾我一辈子吗?

父母对儿女一味地宠爱娇惯,一味地“剥夺”其干家务活的权利,只能使儿女成为生活的“低能儿”。把这一简明而深刻的道理作为本文主旨并不新鲜,妙在本文所选取的几个事例富有典型意义,使人物性格鲜明生动,生活气息分外浓郁,情节引人入胜。

能够将琐屑小事作为素材加以提炼,并串结起来以小见大,实属不易。这需要细心深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上一篇:命题作文“你听,多美”导写训练 下一篇:“教育成长”类试题猜想之现在关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