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护理对策

时间:2022-04-04 09:18:51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治疗 依从性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20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590例,其中药物治疗不依从107例,占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8.1%。本组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均符合CCMD-3[1]诊断标准,男75例,女32例;年龄14~68岁,平均44.8岁。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或中专38例,初中43例,小学12例,文盲4例。工人58例,干部21例,学生6例,其他32例。107例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原因中,自知力缺乏:51例(47.7%),受幻觉妄想支配24例(22.4%),药物反应20例(18.7%),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7例(6.5%),消极抑郁情绪、缺乏信心5例(4.7%)。

治疗不依从方式:有的患者公开丢药、吐药、不张口或打翻药盘等;部分患者把药放入口中,但并没有咽下,把药藏在舌下,两颊后方、上腭、上下牙床内侧;还有的则是把药倒入手掌心佯装数药片,只喝水而将药藏于指逢中、衣袖或衣袋里;有的患者则用浓茶水、牛奶、可乐等有色饮料服药,乘机将药吐在杯中;有的患者将药咽下后借机上厕所或到僻静的地方用手刺激咽部将药吐出等。

原因分析

自知力缺乏新入院或首次住院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病,且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被迫入院的,因而常常表现为不安心住院,有抵触情绪,是单位、家属或医护人员联合起来害他(或她),拒绝接受治疗。反复住院患者病情复发出现假服药现象。

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服药后出现流涎、吞咽困难、肌张力增高、震颤、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口干、食欲不振、便秘等;无力,头晕,睡眠过多,体重增加,减退等;以上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不能耐受。

缺乏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影响身体,影响今后的结婚、生育等。

护理措施

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每一个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心理矛盾,给予耐心疏导,充分了解患者拒药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患者在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日常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保证准确执行医嘱:服药是精神科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了保证按医嘱服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发药时应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认清患者的面貌后在执行医嘱,保证至少要两名护士同时进行,一名护士发药,另一名护士负责检查,发药的原则是先发依从性好的患者,后发依从性差的患者,先易后难,发药前准备好温开水、服药杯、压舌板,集中患者按顺序排队服药,集中注意力,亲自把药交给患者并切实保证患者服下,严防患者把药吐掉、或藏药,必要时检查口腔,决不能把药交给患者了事,或让护工药,尤其要严防患者私藏药物1次吞服。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患者病情异常变化往往是护士最先发现的,通过细微的观察(特别是缺乏主述的患者)、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效,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有无锥体外系症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疹、多汗、嗜睡、烦躁不安或抑郁等不良反应,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栏、健康教育小处方、个别咨询、每月1次的公休座谈会集体宣教、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一些行之有效,而患者及其家属又乐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其内容包括精神疾病卫生知识、病因、发病机制、复发规律、治疗方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和目的,及坚持服药对疾病的治疗、防止复发的重要性,调动患者健康保健的意识,充分发挥患者的积极性,收到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0.

上一篇:预防妇产科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产后出血28例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