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04 02:02:54

利用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地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预防原理出发,认识和分析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及其规律性,为事故的预防及人的安全行为方式,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再针对具体工程编制措施或制度,如:技术措施,人机控制,制度落实等方面的应对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事故致因;预防原理;技术措施;制度落实

1、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

海因希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希里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是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

海因希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①发生人员伤亡是事故的结果;②事故的发生产生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④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希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①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形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妨碍教育、助长性格的先天缺点发展。②人的缺点:鲁莽、固执、过激、轻率、神经质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和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与技术等后天缺点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不安全状态。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④发生事故:前3种因素经链锁反应,使潜在的危险暴露出来。⑤受到伤害:伤害是链锁反应造成的恶果。

海因希里的工业安全理论阐述了工业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人与物的关系,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安全工作与企业其他管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工业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该理论曾被称作“工业安全公理”。

2.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概念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是指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涵洞、市政基础设施等施工过程中发生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一种行为。

3.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分类

由于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

3.1按事故原因分:

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建筑安全事故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容器爆炸、锅炉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类别。其中易发的和伤亡人数最多的是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坍塌事故等五类。

3.2按照事故的等级分:

根据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按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4.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成因

4.1按照海因希里的理论进行安全事故的致因分析,造成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4.2.1施工管理原因:

4.2.1.1安全管理不到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未能有效控制;

4.2.1.2施工安全投资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少,防护器材质量差,机械陈旧老化,缺乏作业的安全环境及安全措施;

4.2.1.3企业缺乏或不落实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不落实,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不及时;

4.2.1.4特种设备未检先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虽然编制了却不落实;

4.2.1.5农民工安全技术低,自我防护能力差,缺乏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4.2.2技术措施的原因:

4.2.2.1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规范;洞口虽有盖板,但无防止盖板移动的措施;

4.2.2.2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架体外侧无防护网、内侧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无防护或防护不严;脚手架板未铺满或铺设不严或不稳,其整体性差;

4.2.2.3安拆脚手架、塔吊等时,作业人员没有系安全带,或使用不当;

4.2.2.4施工机械带水作业,未及时检查保养就投入使用;

4.2.2.5电缆、电线老化、破损漏电,多根导线任意绞、挂在闸刀开关上或保险丝上或直接将电线头插在插座上;

4.2.2.6堆放材料超高造成倒塌或起重吊装材料散落;作业人员将废料随手往地面扔;拆脚手架时,拆下的构件、扣件随拆随扔;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层间没有设置安全隔离层;

4.2.2.7机械设备安全装置不可靠或失效,圆盘锯无防护罩,塔吊的“四限位两保险”不齐全或失效,机械设备运转中进行维护;

4.2.2.8坑槽开挖未按规定放坡,基坑支护不符合要求,排水措施不畅通;

4.2.2.9模板支撑刚性不够,强度低;

4.2.2.10塔吊起重钢丝绳或平衡臂钢丝绳断裂;

4.2.3监理工程师履行安全监理责任不力;

4.2.4一些管理部门履行管理责任不到位。

5.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预防对策

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预防原理(3E原则):①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技术措施消除或预防或减弱或隔离危险、有害因素。②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施工人员掌握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知识和技能。③Enforceme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预防对策可归纳如下:

5.1技术措施控制:

5.1.1严格工序管理:在工序上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原则;

5.1.2严格各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和落实,对脚手架、基坑支护、模板、施工临时用电、物料提机、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危险性较大的各项施工方案,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对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实行专家论证审查制度,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5.1.3施工图控制:设计单位对有关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设计意图、结构特点、施工及工艺要求、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设计交底;组织施工单位、勘察、设计、规划、环保、消防、安全等有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图纸审查机构严格进行施工图纸审查;

5.1.4实施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装置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施工序、质量通病防治等技术交底制度;

5.2人的行为控制:

5.2.1项目经理、技术、质检、安全管理人员、一线生产工人等实行资格上岗制度;

5.2.2监理工程师实现执业资格上岗制度,进行旁站监理,实施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与检验工作;

5.3物的因素控制:

5.3.1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控制:从材料、产品进货进场入手到检测合格、投入使用层层把好质量关;

5.3.2设备控制:设备进场后进行标识、实行挂牌制;落实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验收、检测、使用、定期保修、维护、改造和报废等管理制度,审查机械设备供应单位的资质能力,生产许可证,审查机械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5.3.3安全设施控制:有关设施设立警示和警告标志;

5.3.4安全检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大型设备的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检查模板支撑、混凝土凝结与养护状态、钢筋绑扎等情况。

5.4制度落实:施工企业落实工程质量标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检查制度、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以及其他各项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警示制度、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约谈制度等。

5.5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促使工程质量有效保证;

5.6施工环境:建设管理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大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杜绝无证施工、无照施工、越级施工、层层转包、出卖证照、冒名顶替、资质不符现象发生,保证施工条件和环境。

6.结束语

据统计资料证明,88%的安全事故是人的失误造成的。然而,一切人因和物因事故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技术措施、人机控制、强制标准、落实制度和治理隐患等手段得到及时纠正和有效预防。隐患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杀手。隐患不除,难保安全。

上一篇:SNS柔性防护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