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时间:2022-04-04 12:57:30

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从7月27日至8月14日,大众日报每天出一个特刊,名为《伦敦风云·奥运会特刊》,一共19期。总的来说,大众日报延续了以往报道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超大型赛事时一贯的报道特点。简言之,就是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所谓重点,就是每日的最大新闻。就本届奥运会而言,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类:

一是中国代表团当日含金量最高的金牌新闻。如首个比赛日奥运首金的产生,大众日报在7月29日特刊头条位置重点处理,大标题为《首金,中国的!冠军,易思玲!》。在这个主打稿之外,配以一大一小两张人物照片,以及一个较小的背景性稿件《“神射手”差点变身“打工女”》。此外,就首金的产生,在此之前大众日报就已做出预测性报道,而且分析到位,认为易思玲拿下首金的可能性很大。

类似的新闻处理还有7月30日的《从离奇8.0到神奇10.8》、7月31日的《花样少年绽放 “缘全”绝配摘金》、8月1日的《小丫当家亦无敌 中国实现四连冠》、8月2日的《李晓霞,笨鸟先飞飞得高》、8月3日的《青岛小伙张继科445天完成大满贯》等。而对当日中国队其他夺金新闻,则予以淡化处理。

二是与中国队无关,但是中国读者和体育迷极为关心的重要新闻。如8月7日的报纸,虽有中国选手徐莉佳为中国队帆船项目首次奥运会夺冠和吴敏霞三米板摘金并首夺个人奥运会跳水单人项目金牌的新闻,但大众日报却在特刊头条最显要位置刊发了牙买加人博尔特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卫冕的新闻,因为这不仅是全世界的焦点,也是中国读者最关心的。

三是其他重要新闻。如7月31日大众日报刊发的《男子B组杀出个冠军,外国冠军原是湘妹子 举重场上频现“诡异事件”》,就本届奥运会举重赛场上出现的一连串奇怪事件做出综合分析,深入探讨。8月2日的《叶诗文用第二金还击服用禁药质疑 让无中生有者哑口无言》,不但反击了西方部分人士的质疑,也回应了读者的关切。另外还有8月8日的《悲剧重演,翔飞人伦敦折翼!》、8月12日的《女子链球再现争议判罚,德选手竟比别人多投一次 张文秀:铜牌被抢走 结果难接受》、8月14日的《警惕“乒羽”被逐出奥运会》等。

可以说,本届奥运会报道,大众日报在常规报道,或者说规定动作上没有漏掉任何重要新闻。在此基础上,大众日报发挥前方特派记者的优势,努力挖掘赛场外的新闻,试图为读者提供其他媒体同行没有提供的独家报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风生水起,在赛事的常规报道上已无独家新闻可言。正如人称“大徐”的新华社著名记者徐济成所说,国际奥委会请你来,其实干的就是一个编辑的活儿。大家齐聚赛场和新闻厅,看到的、听到的基本一样,运动员的背景资料你有的、我也有,没有人可以搞到所谓的独家新闻。与此同时,ONS(奥运会新闻服务机构)为所有注册媒体提供的即时引语、新闻、运动员材料等也是相同的,更无独家可言。因此,要想做出独家新闻,只能从赛场外寻找新闻。

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甚至更早开始,历经2006年德国世界杯、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众日报前方特派记者在完成常规性报道后,就着力打造札记和漫笔类的报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届奥运会,大众日报《英伦札记》栏目先后刊发8篇文章,每篇都在1000字以上,堪称独家新闻。7月31日的《天黑后要机灵一点》,白描伦敦街头的治安情况。8月3日的《抠门·节俭》,写伦敦人节俭办奥运会甚至到了抠门的程度。8月4日的《谁拿了温布利体育馆的钥匙?》,讲述伦敦奥运会令人担忧的安保问题。8月5日的《满天飘着假新闻》,直指奥运会媒体大战中无处不在的假新闻。8月9日的《伦敦的电影院》,则将目光聚集伦敦人的娱乐生活,记录本报记者亲历的一次观影经历。8月10日的《看不懂的英国人》,除间接批评本届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不到位外,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了比较。8月12日的《“中国游客让人爱不释手”》,一方面记者替读者亲历著名的“鸽子广场”,体验英伦文化,另一方面交代中国游客为英国GDP所作的巨大贡献。8月14日的最后一篇《宛如音乐盛典》,则为读者提供了闭幕式音乐会上众多明星不为人知的故事。

《英伦札记》这个栏目,看似不起眼,发的位置均在版面的中下部,所写内容也大部分近似花边新闻。但正是这个栏目的存在,以及稿件的质量过硬,使得大众日报的伦敦奥运会报道有别于其他媒体。因为它是独有的、不同质的,是大众日报奥运会报道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作者为大众日报主任记者)

上一篇:文学名著:为什么不读,为什么读 下一篇:茧丝质量检验技术比武理论考试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