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刍议

时间:2022-04-03 06:26:3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刍议

【摘 要】情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主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中,笔者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阐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作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情感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满足和调动学生的情感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其他教学方式不同,情感教育体现的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获取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客观来讲,语文课堂是比较适合实施情感教育的课堂,因为语文课堂上有很多文学性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材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教师本身的情感以巧妙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从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感教育,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比较有用的。总结起来,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建立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而初中语文的教材,都是经典之作,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教材,蕴含着古老的历史文明,如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等,这些优秀的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养成人道主义关怀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是心理层面的教育,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教师的情感教育,有利于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共鸣,从而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初中语文。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现状

国家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试教育依旧是教学的主要模式。受到国家中高考制度的影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难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注意力集中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真可谓分身乏术。对于中等学校来讲,学生的中考成绩,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未来、教师的职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这些都是现实层面的东西,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绝大部分教师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学校的生源等,都会拼命地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过就是一纸空文,根本不值一提。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以提高考试成绩才是王道,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追求的。这就是我国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也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现状。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情感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对于部分教师来讲,这种不切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没有用处的。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将教师的教学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确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同感,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热爱语文,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情境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也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深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含义。例如,教师在讲授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时,可以在课堂伊始,播放与父爱相关的影视题材,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父爱的认同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深刻领会作品的真情实感,并在这种真情流露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3.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情感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给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类似的事情,那都是体育老师干的师,这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共同理念。其实不然,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小比赛,例如作文比赛、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增加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融入情感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现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秀蓉.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2年11月

[2]周宏.浅析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杂志,2012年4月

[3]余彦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J].素质教育,2012年第3期

[4]钟红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现代阅读,2012年5月

[5]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2012年2月(中)

[6]王建峰.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

上一篇:中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与... 下一篇:如何改变高中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